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株洲陈乡钱医生巧治太阴病型小儿咳喘案例一篇

(2017-05-09 15:19:28)
标签:

陈乡钱

株洲儿科

中医儿科

株洲治疗小儿咳喘

中医治疗小儿咳喘

分类: 中医育儿
主诊医生:陈乡钱

患者:宋某某,男,8个月

就诊时间:2016年1月19日

刻诊:咳喘明显,咽喉痰多,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饮食、大便均可,睡觉时呼吸音粗,如打鼾音,舌淡红,苔腻,脉弦

中医诊断:小儿咳喘

辩证:太阴病

处方:千金麻黄汤加厚朴、杏仁、金沸草、煅龙骨
蜜麻黄3克   桂枝6克    炙甘草6克    五味子6克   法半夏6克
川厚朴9克   杏仁9克    金沸草10克   煅龙骨9克   2副

按语:此患儿为明显的太阴痰饮之证,主要在上焦,因其年幼,脾胃偏弱,加上以全母乳喂养,所以患儿母亲饮食极为重要。询问患儿母亲的饮食嗜好,其诉平素喜水果,水果性寒凉,导致母亲体内气血偏寒,而母乳为其气血所生,此时母乳性质亦为寒,从而引起患儿机体水饮泛滥,侵袭上焦,故出现咳喘之症候,“呼吸音粗,如打鼾”为水饮盛之表现。
方用《千金》之麻黄汤,药物组成为麻黄、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生姜,从中可以看出针对太阳伤寒与太阴水饮的。患儿未出现饮食问题,去掉生姜,加厚朴与杏仁,此为止咳化痰之药对,而金沸草与旋复花为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可降逆化痰,加煅龙骨,取其收敛之性,纳下焦之气亦可止咳喘。
后电话联系,得知患儿服药过程中,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色黄、无特殊气味,其母担忧,告之此为痰饮外排之现象,勿忧。
后随访,患儿诸症好转,嘱可继续服用中药巩固,然其母诉患儿服药困难,不想再吃药,于是改为小儿咳喘敷贴予以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