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3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2015-04-16 16:25:35)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串联和并联》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第15章第3节的内容,认识串、联电路的特点是识别电路、辨别电路连接形式和进行电路设计的基础。本节教学不能满足于仅让学生知道串、并联两种连接方式,而要把重点放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实际连接操作的过程,分析归纳出小灯泡的连接形式以及串联和并联及各自特点。辩认实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根据要求画出电路图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尤其是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对于初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动手紧密结合起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是学习其他电学知识的基础,因此对学生今后学习生活中的电路和研究其他物理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动手实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结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各方面的特点,从而获取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器材:

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1.5V干电池若干节、2.5V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四、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

情境

 

多媒体展示学校大门两侧的路灯、家庭生活电路和节日的彩灯。

让学生根据画面中的电路提出一些问题。

 

学生观察并讨论,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

 

 

 

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1、提出问题:电路中的用电器往往不止一个,如果电路中有两个灯泡,怎样将它们接入电路?有几种方法?

   2、探究:要使两个小灯泡都能发光,应该怎样连接电路?

3、介绍实验器材,讲实验要求(实验警钟)

   4、学生分组实验。

5、学生上台表演电路的连接。

  6、利用投影进行分析、归纳串联、并联的连接特点。

 

 

 

  1、学生动手、动脑:先画电路图,再连实物图。

  2、学生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使学生认识到复杂的事物由简单事物构成的道理。

  2、会用简单的图设计实验方案。

  3、培养学生初步的电学实验的操作技能。

  4、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1、鼓励学生在学会连接

串、并联电路后提出问题。

  2、师生一起对问题进行

初步的评价和筛选,确定合

理的问题进行探究。

  3、探究:串并联电路各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

  4、探究:串、电路中开关的作用。

  5、板书分析论证后形成的结论。

 

  

 

 

1、学生小组讨论生提出问题。

  2、学生确定探究的方向。

  3、学生小组讨论后画出电路图。

  4、学生进行实验

  5、学生对成果进行分析论证。

 

 1、培养学生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胆量。

  2、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研究的计划和实验方案。

  3、鼓励学生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并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4、培养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5、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串并、联电路连接的实际图片。

 

 

学生说出电路的连接方式,不同的看法进行辩论。

 

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

归纳

小结

 

 

总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比较。

 

学生参与

1、学生各抒已见,畅谈学习体会。

2、尽量加生参与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布置作业:课后习题(动手动脑学物理)。

六、板书设计:

    课题: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小灯泡首尾相连的电路。

2、并联电路:小灯泡并列连接的电路。

3、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后,绝大部分学生能从现实生活入手,在课堂上了解生活,能从真实的情境中找出答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学生感受到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但是本节课对学生实验指导不够,有少数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后,还不会识别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不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应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教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