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游(23)敦煌的玉门关,小方盘城遗址
(2024-09-29 06:26:59)
标签:
河西走廊游敦煌玉门关小方盘城遗址旅游杂谈 |
分类: 陕甘宁疆 |
小方盘城始建于汉武帝时期,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等地所产的美玉、玛瑙等珠宝经由此关口输入中原,“玉门关”因此而得名。
关城呈方形,黄土夯筑,残垣高9.7米、上宽3米、下宽5米的城墙保存尚好,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633平方米,西墙和北墙各开一门。
看着眼前的这貌似土墩子的关城,不禁慨叹,这就是《凉州词》中那“春风不度”的玉门关?
蓝天白云、大漠孤寂、干燥酷热,这一切都令我对两千多年前西域边关的想象相符。。。
当年那巍峨的要塞关城却被岁月和黄沙摧残成这般模样,残破的城墙内部空空如也,几乎消失殆尽。
【网络资料】
1907年冒险家兼考古者、偷运者斯坦因在关城北面不远处废墟中挖掘到了许多汉简,从简的内容判定出小方盘城为玉门关所在地。根据史书记载玉门关的位置也应当就在附近,但小方盘城只有600余平米作为汉朝最西面的海关实在是太小了。所以玉门关的具体位置尚不能肯定,将保存完好的小方盘城遗址暂定为玉门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方盘城遗址的玉门关,它有两个门(西门、北门),我们面对的是西门。
从西门进,北门出,站在小方盘城遗址旁的观景台,向北面疏勒河方向遥望,还有“洋水海子”?
这时不禁浮想联翩,唐代王昌龄的组诗《从军行七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 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多么豪迈的边塞诗!强烈地感受到,我们大唐王朝不愧是中华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朝代,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国家。
玉门关景区游览完毕,参观看玉门关遗址陈列馆,这里有很多出土文物,了解一下这些“土堆、这些”残垣断壁“背后厚重的历史,但时间来不及了,没有能够仔细参观,感到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