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刀如焰
刀如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304
  • 关注人气:1,2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2024-08-14 16:44:25)
标签:

河西走廊游

武威

雷台

马踏飞燕

旅游

杂谈

分类: 陕甘宁疆

我们进入河西走廊到武威以后,一路狂奔直接来到雷台公园。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雷台公园,雷台观,雷台位于武威市区北关,是一处高8米多、始建于晋代的夯筑土台,因台上有明朝中期建筑的雷祖观而得名。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首先,我们冲着镇馆之宝:马踏飞燕而来!直接参观雷台汉墓。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1969年在雷台下,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的大型砖石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雷台汉墓入口,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汉墓是可以进去参观的,需弯着腰进入墓室,才能看到出土这些文物的地方。墓道两侧展示的是文物的图片和介绍。里面出土了几百件车、马、俑青铜器,其精致、华美以及数量之众无不令人瞠目结舌。其中以铜奔马艺术价值最高,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堪称国宝。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中国的旅游标志。196910月,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刚一出土,便引发了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的热潮。连同它一起出土的,有一支气势宏伟的铜车马仪仗队伍,大汉的武功军威,穿过千年的时光,扑面而来。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网络资料1969年之前,这里仅仅是是一座名气不大的道教庙宇,一座香火不旺的雷祖观。直到1969年9月,当地农民无意间在雷台下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的砖石墓,出土了大量文物。文物里有铸造精致的铜车马武士仪仗俑99件,其中的一匹铜奔马特别引人注目,就是以后非常著名的“马踏飞燕”。

不过,当时人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铜奔马的价值。真正认识铜奔马价值的是郭沫若,他是铜奔马的伯乐。1971年9月中下旬,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国的宾努首相访问中国西北地区。当郭老第一眼看到铜奔马时,就对铜奔马的造型赞叹不已,认为它既有风驰电掣之势,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无疑是一件稀世珍宝。郭老将铜奔马定名为“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出土后曾多次作为中国优秀考古文化的代表,先后到14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赞誉。美国报刊甚至称其为艺术作品的最高峰。它踏鸟追风的独特造型,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天才之中国”的美誉。1983年“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9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被国家列为禁止出国展览的珍贵文物。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雷台汉墓不远处就是,雷台汉文化陈列展厅,这也是我们参观的重点。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铜奔马:马踏飞燕。(复制品)昂首嘶鸣,长尾飘舞,三足腾空,头微左顾,疾如流星,飞鸟惊回顾。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网络资料】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杰出代表,是东汉青铜器,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真品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的名称来源于其独特的形象:马的前蹄踏在一只飞燕的背上。马的形象生动活泼,体态矫健,展现了东汉时期马的雄壮风采。飞燕的形象则表现了东汉时期青铜器的精湛工艺,使整个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这件青铜器的出现,体现了东汉时期艺术创作的繁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审美。同时,马踏飞燕的形象也反映了东汉时期人们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敬畏,通过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传递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参观完雷台汉文化陈列展厅,来到马踏飞燕广场。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巨型车马阵,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此处的车马俑是以原物六倍比例复制;它们神态各异,昂首嘶鸣。战马俑有18匹;单个的马有5匹;战车有18辆。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凉州兵团的再现。自古有“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烈士武臣多出凉州”之说。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铜马仪仗队,威武雄壮,整装待发,车辚辚,马萧萧,大有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的豪气。

河西走廊游(4)武威的雷台与马踏飞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