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赣游(57)瑞金的红井景区

标签:
闽赣游红井景区瑞金旅游杂谈 |
分类: 江山如画 |
瑞金的红井景区伟人史迹丰富,文物景观独特,红井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址沙洲坝后,这里成为中央政府各党政机关所在地。毛泽东、周恩来和张闻天等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治国安邦的伟大实践,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人才。


红井景区有旧居旧址35处,包括毛主席亲自为民众开挖的红井,新建的群众路线广场和大量各部委旧址,背负青山,树影婆娑,田园雍翠,恬静质朴。
群众路线广场展示了毛泽东同志在瑞金写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提出了党的群众工作观点,要求把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落到实处,要时刻注意工作方法。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1933年中央机关从叶坪迁至沙洲坝,沙洲坝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心脏,当年沙洲坝干旱缺水,无水灌田而且群众喝水也非常困难,正如当时流传的民谣:“沙洲坝,沙洲坝,没有水来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毛主席来到这里后,发现群众喝的都是池塘里脏塘水,便把饮水难问题挂在心上,后来带领当地群众开挖了一口直径85厘米、深约5米的水井。毛主席挖水井被江西老表看见后,立即传遍了沙洲坝,很快中央各机关掀起了开挖水井热潮,使沙洲坝群众结束了饮用脏塘水历史,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
1950年沙洲坝人民将毛主席带领军民开挖的水井取名为“红井”,同时在井旁立了一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石碑,表达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敬和思念。
毛泽东与战士、群众一起劳动挖井雕塑,
沙洲坝毛泽东故居,


土黄色房屋外墙,斑驳的标语虽然已经褪色,沉淀的却是昔日峥嵘岁月。






700年古樟树,为国家一级古树,枝繁叶茂,毛泽东时常坐在大樟树下看书或与群众亲切谈话,了解并解决群众所思所盼。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部委旧址,
上海建党,开天辟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北京建国,改天换地。
共产党在瑞金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工农民主政权,开展了为人民打天下、治国家的惊天壮举,共产党人文韬武略都在这里试验过、预演过,设立了外交、军事、财政、土地、劳动等九部一局,今天的50多个中央机关和国家部委从这里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