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打卡京城(68)北京的法源寺

标签:
打卡京城法源寺旅游杂谈 |
分类: 江山如画 |
法源寺是北京城内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寺庙之一,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唐时为悯忠寺,清雍正时重修并改为现名,1965年在寺内成立中国佛学院。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告慰追随李世民征战辽东而亡的将士,武则天时期完工,历时51年。
可以说是中国比较早的忠烈祠,李敖的小说《北京法源寺》就是这个地点。
法源寺占地面积约67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采用中轴对称格局,由南至北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净业堂、无量殿、大悲坛、藏经阁、大遍觉堂等,共七进六院。


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净业堂、无量殿、大悲坛、藏经阁、大遍觉堂等,
藏经阁,还保存了各种版本的佛经典籍。




雍正十二年(1734年),该寺被定为律宗寺庙,传授戒法,并正式改为“法源寺”。1956年在寺内成立中国佛学院,是宗教类博物馆。法源寺的建筑规模宏大,透着古朴与典雅。如果是要去北京的寺庙,那法源寺必须要去的一个寺庙!法源寺深藏于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这里的一殿一宇,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显得古朴深邃,无不被刻上深深的历史年轮。
一千四百年前唐太宗下令建造;
九百年前宋钦宗在这儿坐牢;
六百年前永乐帝照着它修建御花园;
康乾以后的诗人,如林则徐、纪晓岚、龚自珍都曾在此留下过足迹和诗篇;
一百年前戊戌六君子,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变法“六君子”被害后,他们的尸身曾停灵于法源寺;
1924年徐志摩还陪同泰戈尔来寺赏丁香。
时至今日,每年丁香花开时节仍会举办诗会和笔会,作为中国佛教最高学府的法源寺,已洗却千载红尘,唯余香阵阵。




法源寺在牛街,是很清幽的一个寺庙,有寺庙掩映在树丛中的感觉!
法源寺的围墙之外是烂漫胡同,湖南会馆儿、浏阳会馆、丁香诗会。还有中国近代名人谭嗣同、孙中山等等都与此有着不解之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