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打卡京城(21)历代帝王庙

标签:
杂谈北京历代帝王庙影壁祭祀大典 |
分类: 江山如画 |
从妙音寺白塔出来左转,继续前行,穿过一个大路口,行走约300米,路左边就是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俗称帝王庙,中国现存唯一一座历代帝王庙!
巨大红影壁,影壁正中有琉璃团花,四角有琉璃岔角。与庙门隔着一条马路,修建阜成门内大街时把庙门和影壁墙给分开了,在北京还有国子监也是被后建的国子监街把影壁墙给分开了。。。这可能是我见到过最长的影壁了!
历代帝王庙的现状为清乾隆最辉煌时期的面貌和格局,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因为它大多保留明代创建时的原构,所以建筑价值和文物价值极高,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历代帝王庙。

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明清皇家庙宇,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一脉相承、连绵不断的历史见证。

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其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
明嘉靖十年始建,其原址为保安寺,后又改建,清雍正七年重修。几经调整,最后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乾隆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它不仅是我们古建筑宝库中的精品,更是吸引海内外华人祭祖炎黄、颂扬先贤、增强历史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场所。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先的习惯,三皇一直被视为我们的祖先,为历代帝王所景仰;而先代帝王,则是后代借鉴和效法的榜样,所以也要祭祀。
景德崇胜殿,寓意为“景仰德政,崇尚圣贤”。
大殿中共分七龛供奉了188位我们历代帝王的牌位,位居正中一龛的是伏羲、黄帝、炎帝的牌位,左右分列的六龛中,供奉了五帝和夏商两周、强汉盛唐、五代十国、金宋元明等历朝历代的185位帝王牌位。

殿内铺设的是专门为皇家烧制的地砖,也就是俗称的“金砖”。

大殿的建筑无论在形制上,还是在柱、梁、瓦、彩画等方面,都显示皇家建筑的尊贵与气派,属最高规制。只有宫殿、陵寝和皇家御准的建筑才能使用这种形制。

景德崇圣殿东西两侧的配殿中,还祭祀着伯夷、姜尚、萧何、诸葛亮、房玄龄、范仲淹、岳飞、文天祥等79位历代贤相名将的牌位。
御碑亭覆瓦原为绿琉璃,乾隆年间改为黄琉璃。



最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确定祭祀的帝王是16位,清朝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定为25位。



康、雍、乾三代皇帝对历代帝王庙都非常重视,康熙曾经留下谕旨:除了因无道被杀和亡国之君外,所有曾经在位的历代皇帝,庙中均应为其立牌位。
乾隆皇帝更是把庙中没有涉及的朝代,也选出皇帝入祀。几经调整,最后才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从明嘉靖十一年至清末的380年间,在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
历代帝王庙被很多机关单位占用,曾经是159中学的校址,这座历代帝王庙是经过修缮后,才恢复对社会开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