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打卡京城(10)中山公园(社稷坛)

标签:
杂谈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公共园林 |
分类: 江山如画 |
这几天天气晴好,我与老伴去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游玩。
从故宫北门下车,经过安检后溜达着往就到了中山公园。


售票处的电子屏播滚动放着中山公园的历史,此地在辽代还曾是一座叫兴国寺的庙宇,后因孙中山先生逝世于坛北的拜殿停灵,遂改名,并增建了一些风景建筑。
从1914年向公众开放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也为北京城内第一座公共园林。中山公园不大但胜在精致,园内散落着中国传统的亭台楼榭,水池与树木山石等园林景观穿插其中,将公园点缀得更加古朴。而门票,应该是北京门票最少的公园之一了。“保卫和平

孙中山先生塑像,


克林德牌坊,苍翠挺拔的古柏同样吸睛。

中山公园在明清两代,这里被叫做:社稷坛,除了每年两次定期的祭祀外,如遇出征、班师、献俘等重要事件,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典礼。
每年春、秋的祭祀日,皇帝都会去祭祀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两位重要的神仙:社和稷。
太社之神名叫“句龙”,专管土地;太稷之神名叫“弃”,主管谷物。古人认为,土地和粮食是养育人民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建立和存在的基础,社稷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国家的同义词。每次大祭前,都会将社稷坛坛面上的土重新更换,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年阴历的二月和八月,工作人员都会将坛面上的土翻整一新,因为,这些土壤放在这里有着特殊的含义。


1911年秋天,这里在举行了最后一次祭社稷的仪式后,五色土的神圣地位,渐渐被人们淡忘,这里也再没有了庄严肃穆的祭祀音乐。如今,人们来这里的目的,多是娱乐休闲,放松身心,聆听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之声。”——《故宫100·大地色彩》
中山堂,




除了社稷坛,园中还有音乐堂、红色打卡网景点——来令雨轩,习礼厅,格言厅,蕙芳园、唐花坞等景观。
音乐堂、


蕙芳园、

中山公园还有三大镇园之宝:墨牡丹、著名的《兰亭八柱贴》的原石建成的兰亭和蕙芳园兰花。

观花的游人,





随处走走,游人极少,间或碰到几个坐在树荫下乘凉或者遛弯的老人,可能对于附近的居民来说,这里更像一处散步静心之所吧。
来北京旅游的人,都会把天安门和故宫作为首选,却常常忽略了天安门城楼西侧的一座中山公园。也许有人会问,全国不是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中山公园吗?这处有何特别吗?但是我认为:如果是有时间的话,还是可以去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