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徐州汉文化景区竹林寺中国第一比丘尼纪念堂观音阁杂谈 |
分类: 皖苏两广赣琼 |
参观完汉文化景区后,我们来到竹林寺的南山门,
竹林寺,在历史上很有名,是第一个比丘尼道场,建于晋朝,不过原寺早已被毁,现在的寺院是2009年新修的。
竹林寺历朝屡废屡建,直至上世纪中期日寇侵华,竹林寺被肆意劫掠,千年古寺毁于一旦。
竹林寺依山而建,其中观音阁和大雄宝殿在骆驼山山顶。
南山门的门前广场就是净检法师的法相,底座内外各有24瓣莲花,象征24岁出家。
南山门是殿堂式的,供奉着两尊金刚力士。
往上走便是天王殿了,中间供奉着弥勒菩萨。
过了天王殿,便是三圣殿。这里主要是供出家人念佛修行的场地。殿内供奉的是"西方三圣",阿弥陀佛以及他的左、右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从三圣殿往西,就是刘英、笮融纪念阁,这两位都是为徐州佛教做出贡献的人,楚王刘英是刘秀之子,晚年信奉佛教,开创了以徐州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佛教流传的局面,也使得徐州成为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城市之一。
纪念阁一侧是钟鼓楼。291级台阶,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
往西,至净检法师纪念堂,堂内供奉有净检法师坐像。
竹林寺是徐州八大古寺之一,按理说洛阳的竹林寺才是中国第一座供女性出家人修行的寺院,全国一共有十几座竹林寺,徐州竹林寺则是中国第一比丘尼道场。
竹林寺是由我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在洛阳创建并命名的。净检法师是徐州人,生于西晋末年(公元291年),24岁出家,70岁圆寂。
徐州人为纪念其功绩,将东晋永和年间曾在东郊狮子山上的青园寺改建为竹林寺,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了。
据载,佛祖释迦牟尼曾经到天竺的一个叫揭摩陀的小国弘法,国王高兴,改信佛教,并送竹林给佛祖,还在竹林建殿堂让佛祖居住。佛祖便把这地方取名"竹林精舍",又叫"竹林寺"。
净检法师将寺院取名"竹林寺",一方面指佛祖的传教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竹是气节的象征。
往东,绕大雄宝殿后至观音阁。
观音阁通高23米,内设楼梯,可供游人登高望远,俯瞰整个景区及主城区。
整个山林的改造和绿化小品以竹子为主,15万株竹子连片。
浏览完观音阁,可至北走,穿行于竹林之间经北门下,观看北门牌坊。
主要建筑有山顶的大殿、观音阁、中国第一比丘尼纪念堂、竹林寺净检女科、三座碑亭、南北山门等五组建筑,再现千年古刹竹林寺深幽清静的意境。建筑本身没有怀古之意,寺内的许愿牌倒是让人感受人间的一份份真情。
汉兵马俑原是距今2150多年前的西汉楚国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陪葬品。从制作工艺上讲,兵马俑是用模子制作出来再经二次加工塑造成的,大小差不多,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表情千姿百态,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