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口罩去旅行·陕(3)青木川,辅仁中学&荣盛魁

标签:
旅游青木川荣盛魁辅仁中学古镇杂谈 |
分类: 川藏滇黔 |
首先我们去看看回龙场老街的旱船房,也就是荣盛魁。


魏辅唐统治青木川时期,回龙场是非常繁华的集贸市场,烟馆、茶馆、宾馆、酒楼、饭店,应有尽有,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远近闻名的唐世盛、辅友社、辅仁剧社、荣盛魁、荣盛昌等商业文化机构场所都在这条街上。但是最具名莫过于荣盛魁,又称为旱船房!


沿老街往东走,看到一处挂有“荣盛魁”牌坊的地方,这就是当地最有名的休闲娱乐场所
“旱船房”,因整个建筑形态以及结构像一艘巨大的乌篷船,并且建于陆地上而得名。





旱船屋一共三层,每层设若干包厢,仿照轮船的船舱等级排列,层数越高,接待级别越高,当然花钱越多。


据说这“旱船屋”是专门接待“外宾”的,就是往来青木川的富商巨贾,是当年三省边界有名的娱乐场所,本地人不得入内。



它曾是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最繁荣最负盛名的商业、文化交流场所。





再去看看辅仁中学,回龙场老街上面就是魏辅唐倡办辅仁中学,如现仍在使用的辅仁中学地处回龙场老街后山坡,1942年始建,1947年落成。


最传奇的是,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的魏辅唐,在偏僻的大山深处,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六年义务教育”,要求孩子一到六、七岁,一律送入学堂读书,学杂费一律免除,家庭困难的孩子,学校发给生活补贴,如果哪家不把适龄儿童送入学堂,家长就要受到惩罚。为了方便孩子读书,魏辅唐建立了辅仁中学。

建校的土地50亩由魏辅唐长兄魏元臣捐献,技术工人从四川聘请,建校资金由魏辅唐负担,小工由当地农民义务担任。有教室数十间,礼堂和教师办公楼各一座,陆续聘请教师20多名。初始由魏辅唐担任校长,稍后即聘请宁强籍人刘甲三为校长。

学校建成后,将原文庙、五谷庙等私塾学生招进辅仁中学,最多时有学生600名。学校坐南朝北,正对笔架山,式样“笔架式”的校门上横书“宁强县私立辅仁中学”。

学校例会时,魏辅唐一般都要登台演讲,鼓励教师,鞭策学生。

据说当年胡宗南来到青木川时,辅仁中学的老师带领孩子们演唱了几首英文歌曲,惊的胡宗南满地找牙。当年魏氏修的学校大礼堂和教师办公楼(现在仍用于学校会议室和老师办公)完好地保留着。

至宁强解放,辅仁中学共招收过三期学生,但均未及毕业。但这些受过新式教育的学生,许多人后来卓有建树。学习成绩好的,魏辅唐就将他们送入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农大乃至于天津南开、上海复旦大学深造并承担一切费用,毕业后可以回来也可以不回来,回来者给予保长待遇。

正在疫情之间,学校大门紧闭,只能从外面一睹这所“名校”的姿容。

据说后来魏氏倒霉枪毙,

站在辅仁中学的山上,站在处决魏辅唐的地方看青木川全貌。。。可能这就是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