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波斯·伊斯法罕(11)伊斯法罕的聚礼清真寺

标签:
背包波斯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净身泉伊万门杂谈 |
分类: 中西亚 |
从伊玛目广场巴扎边入口,徒步完迷宫般的巴扎线路,用了2。5小时走到聚礼清真寺。
逛累了找到一家小店,肉味儿香醇,体验一把波斯臣民的范儿。
聚礼清真寺在伊斯法罕东北面,迷宫般的巴扎害得我们好找,清真寺周围就在巴扎区里。
伊斯法罕的聚礼清真寺,是伊朗最大的清真寺,其建筑群是名副其实的伊斯兰建筑博物馆。门票票价20
w里亚尔。
主庭院周围四座不同时代的宗教建筑,组成了伊朗最大、最富历史内涵的清真寺复合体,从赛尔柱时期优雅的几何风格建筑到蒙古时期,再到更加偏向巴洛克风格精美的萨法维时期,包罗万象。
从东面入口进入庭院,主庭院中央是模仿麦加的净身泉,过去想要到麦加朝圣的信徒先在这里熟悉仪式。
围绕庭院一周的两层游廊建于15世纪末,西面建筑的伊万门最初建于塞尔柱时期,后于萨法维时期装饰,上面可以看到完美符合几何造型的马赛克图案。
里面祈祷大厅的设计别具一格。
不同于之前看过的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那样的精美,全砖结构的聚礼虽然简朴,但不失大气。
那泥砖堆砌的穹顶不着一色,但仍可由不同的排列组成精致的纹样,它所透出的古朴沧桑的历史感,与谢寺内部穹顶的精美花纹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一个个穹顶在光线的照射下折射出清晰的纹理。
伊万门则是塞尔柱风格,精巧细致,建筑内还刻有塞尔柱时期特有的古阿拉伯字母表。
另外一个伊万门则有蒙古特色,粗犷高耸的穹顶配合钟乳石质地的墙体、马赛克花纹以及棱角分明的装饰。
外面是巴扎区,聚礼清真寺集中体现了800多年来伊斯兰宗教建筑的演变,同时具备塞尔柱、蒙古和萨法维时代的特点,这种特性在世界其它地方都看不到,值得细细观赏。
因为马上就要离开伊斯法罕,还要前往阿巴丹。也就结束了聚礼清真寺的参观,赶回宾馆。

再见了伊斯法罕!这一座美丽的古城,有2500年的历史,扎因达鲁德河依然穿城流淌而过,伊玛目广场上人群依然每天川流不息,聚礼清真寺依然古老而厚重,三十三孔桥依然每天迎接阳光,伊玛目清真寺依然是最华美的清真寺,四十柱宫依然需要前面有水才能倒影出四十根柱子,摇晃塔经过700年后依然不知为何摇晃,万克教堂依然属于东正教徒,还有很多很多……,当然最重要的是伊斯法罕依然令我留下无尽的回忆!
再见了伊斯法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