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2021-06-12 02:22:36)
标签:

以色列

橄榄山

耶路撒冷

老城

城墙

杂谈

分类: 中西亚

橄榄山,曾因遍植茂密的橄榄树而著名。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它位于耶路撒冷旧城东面,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圣山,在《圣经》及后续宗教文献中屡见记载。根据基督教传说,橄榄山是与耶稣生命的最后几天联系在一起的。耶稣在橄榄山上度过了很多时间,教导他的门徒并且说预言,每天晚上回到橄榄山住宿,在他被出卖的那一夜也是如此。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西面的山坡上,建了大片的观景台,方便人们眺望耶路撒冷老城。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耶路撒冷老城及其城墙,于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关于耶路撒冷,最让人心动的一句话: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而耶路撒冷最具标志性的,最炫目的景致,便是岩石圆顶清真寺。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圆顶清真寺又称金顶清真寺、萨赫莱清真寺,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区,是伊斯兰教著名清真寺,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东部的伊斯兰教圣地内。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穆斯林称为高贵圣殿,清真寺西面围墙的背面,恰恰就是原来犹太教圣殿的位置——哭墙,也就是如今的圣殿山。这里是上帝创造亚当的地方,也是亚伯拉罕用其子以撒献祭的地方,也是所罗门修建第一圣殿和希律王修建第二圣殿,曾经用来存放约柜的地方。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作为供信徒礼拜的阿克萨清真寺显得相对比较简朴,最初是由倭玛亚王朝的哈里发修建,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之后,还成为耶路撒冷国王君主的住所,后来这里又属于知名而神秘的圣殿骑士团,曾经两次毁于地震。由于年代久远,银顶为风雨所蚀,已不复先前那样光亮照人。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耶路撒冷老城唯一不开的城门,金门。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耶路撒冷金门是耶路撒冷一座古老的城门,在阿拉伯语中,该门称为“永生门”。在古代,该门称为“美门”。金门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建于公元520年,一说建于7世纪下半叶,根据犹太教徒的说法,当世界末日来临之时,金门会自动打开,救世主弥赛亚将从金门进入耶路撒冷,带领犹太人上天堂,这个对象既包括活着的人,也包括已死去的。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从橄榄山上西望耶路撒冷老城。近景中这座金顶教堂很是显眼,洋葱头的造型显示它是一座东正教堂。它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所建,名为“抹大拉的玛利亚教堂”。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从橄榄山顶往下看,只见南面和西面的斜坡上,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地排列着一大片白花花的坟茔。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据犹太教传说,救世主来临后,埋葬在这里的死者将最先复活,因此,自15世纪以来,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便将橄榄山作为自己百年后的长眠之所。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如今,橄榄山上约有15万多座坟茔,不管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犹太人,都在虔诚等待着弥赛亚的再度来临。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橄榄山顶极目远眺,将老城的全景尽收眼底的同时也感慨万千,回顾耶路撒冷的历史,从如今往前追溯1500年,更多的时间上,这里属于穆斯林,但也不能否认这里是犹太人心灵的家园,也是耶稣流下鲜血的地方。可以说世界上有一半的文化出自于此。正因为太有文化,也成了冲突的原因。三大同源的宗教,客观上同居一城,却不能共享一城。每一方都有充分的道理说明耶路撒冷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这也就是耶路撒冷的魅力所在!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以约圣地游·以色列(13)在橄榄山上远眺圣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