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约旦瓦迪拉姆沙漠贝都因人杂谈 |
分类: 中西亚 |
上午辗转红海的阿卡巴小镇,下午马不停蹄地赶到《火星救援》《星球大战》等电影在约旦的取景地——瓦迪拉姆,充满各种视觉高能的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
在半路上,参观了劳伦斯带领阿拉伯人袭击的汉志铁路,轨道上还停着老式机车头。
“汉志”境内包括麦加和麦地那两座圣城。汉志铁路是由奥斯曼帝国修建,起点大马士革,终点在汉志首府的麦地那。
奥斯曼帝国修建这条铁路,为了将穆斯林送往麦加朝圣,实际上方便往阿拉伯地区快速输送军队和武器。
约旦,这个百分之八十被沙漠所覆盖的国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已经频繁地被好莱坞电影当做外景取景地了。
说起【瓦地伦】,也许我们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但是肯定在哪里曾经见过它。最让人难忘的是《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曾在这里拍摄,历史上真正的劳伦斯,也曾经在这里安营扎寨。电影《火星救援》也是在这里拍摄的。红色的【瓦地伦】荒漠就变成了火星地表。
经过2个小时行程,大巴来到瓦迪拉姆我们今晚住宿的地方。其实就是一个有围墙的营地。
我们迫不及待的想去沙漠,几辆皮卡已经停在院子里,开车的是穿着袍子,扎着红色花纹头巾的阿拉伯人。有点傻眼,以为会是坐在四驱车里,没想到是皮卡的车斗!每个车斗坐5个或6个人。导游再三提醒大家带好防晒用品,有头巾最好戴头巾,即防晒又防风沙。
皮卡非常不要命的冲进沙漠。
有点像冲沙那样,故意在沙丘上颠簸,还是摇晃的厉害。
瓦迪拉姆并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眼前这风化的岩石如同巨大的城堡;
因为瓦迪拉姆沙漠像月球表面一样宁静沉寂,地表的形状与月球的环形山极其类似,所以这个地方还有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月亮谷。
狂乱颠簸了一阵之后,皮卡停在一座沙山前面。
人们可以沿着细沙这一面往上爬、拍照。爬沙丘非常吃力,本来很荒寂的沙漠,顿时变得很热闹。
之前看过别人攻略,【瓦地伦】里有那么几个景点,司机会开车带游客过去,游客自己爬上去看看,这样。
阿拉伯司机在那里休息。
继续开车去下一站,摩崖石刻,一些图形。
风从山口下面呼呼吹上来,在悬崖尖上照相。
下一站,我们停在了一处山口。
阿拉伯世界古老的游牧民族——贝多因人在沙漠中凭借超强的环境适应力、意志力和团结一心的精神,称霸荒漠挑战极限。
这个地方也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当年关押土耳其人的地方。
贝都因人的帐篷中央摆着好多出售的香料、天然香皂、阿拉伯头巾。
在那里坐一会,喝喝茶,顺便购物。
前往下一站,我们要在沙漠里等日落,就开车去了一处地势较高的沙丘,
我们爬上了旁边一座小山,刚好背风,感受一下沙漠日落。
沙漠中间一座小山,成为一个景观。
贝都因人的司机们点燃篝火,在沙漠之中为我们烧红茶。
当太阳余晖笼罩沙漠,绚丽的玫瑰色染红山谷时,广阔的黄沙世界也被浸染微红,散发着令人窒息的神秘气息!
回到达我们的酒店, 已经是晚上7点,我们抓紧时间先去吃饭。
首先先参观贝都因人在沙漠里焖羊肉的过程。
酒店的自助餐厅外面是一个露天的巨大庭院里,可以观看表演。
晚上在充满贝多因风情的阿拉伯帐篷中过夜,虽然没有看到期待的繁星密布的天空,但也领略了沙漠的暮霭。
清晨,看看这个沙漠之中的酒店!
晨曦之中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