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以色列戈兰高地酒庄葡萄酒杂谈 |
分类: 中西亚 |
我们刚刚吃大名鼎鼎的彼得鱼套餐,又来到戈兰高地的一个酒庄品尝了醇香葡萄酒,可以说真是共产主义!

酒庄,就感觉像是走进了私家小花园。院内花花草草被打理的整整齐齐,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花香和香草香。

参观酒庄结束我们来到大厅去享受葡萄酒品尝。




在这里我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到这所酒庄各款葡萄酒的颜
从干型酒到甜酒且不同年份,让我这个葡萄酒爱好者过足了瘾。品尝过程中,营销经理对每款酒一一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当年的年份特点、葡萄酒酿造等技术方面的知识。挑逗我们的感官!

其实,以色列的葡萄酒里有太多的历史故事、宗教含义。我想来到这里,才能品尝到种类繁多的最正宗的kosher 葡萄酒。像犹太人那样,一饮而尽。
道一声Le’
Haim!为生命干杯!
我们带着满口醇香,乘坐巴士继续向北行驶,下一站便是名闻遐迩的戈兰高地。


一路上,远山近坡的叠翠渐渐稀疏,祼露的山石,枯黄低矮的草坡从车窗前掠过,加上空调车的冷气,瞬间愰若隔季。
其实戈兰高地是很大一片类似“高原”的山谷地,位于叙利亚的西南部,约旦河谷东侧,西部与以色列接壤,一直以来是巴以争端的焦点。
横亘在以叙边境线上狭长的山地,没有士兵驻守,大多是前来观光的游客。
山地上保留着当年的工事、半人多高的壕沟,曲曲弯弯,还有铁皮制作的持枪操炮的战士影像,周边不闻枪炮声,一切平和而寂静,但平地上竖起的标杆表明,此地距离大马士革仅有65公里!迈进简陋的壕沟,当年炮火的硝烟似乎仍然在头顶回荡,挥之不去。
铁丝网前方,一片平坦开阔的农田,兰色的湖水流过,滋润了田野,绿油油的庄稼如同江南,此地乃中东"水塔",对于缺水的中东列国贵如生命,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于是,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被以色列占领,第四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和叙利亚开战的地方。一开始叙利亚占上风,后来以色列反击,一直打到叙利亚国土,最后以色列控制了1200平方公里范围,占戈兰高地三分之二。
一张人为的铁丝网成为叙以两国在戈兰高地的边境划分,但埋藏在两国内心深处的篱蕃并未拆除,会不会再次成为点燃战争的导火线,没人能肯定地说清楚。
联合国在边界设置了缓冲区,但至今仍然冲突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