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游(1)路过三门峡水库大坝

标签:
山西游三门峡水库大坝风陵渡旅游杂谈 |
快要到清明假日了。。。这时候出游永远都是难题,特别是国内,尤其在十一。每次都是一个斗智斗勇又十分碰运气的过程,不愿太累、不想太堵、不能太贵,吃的不能太烂、住的不能太差、玩的还要挺好,我们这些专门负责计划行程的老公其实真的很不容易的。
这个端午假日,我们把目光第三次投向了山西,一片于我有着深厚感情的土地。在和老公反复的推敲之下,我们选择了:一个热门景点
小众景区的组合。考虑到晋南地区是山西省目前我还未涉足过的地方,因此晋城终于划进了我的版图。
计划行程重点是围绕:清明与寒食、介休绵山、千古先贤介子推。
具体行程路线是:三门峡水库大坝、运城永济、临汾洪洞、介休绵山、文水县、交城县华陵、佳县香炉寺、偏关老牛湾、乾坤湾、宁武悬空村、悬空栈道、阎锡山故居、山西大寨、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早起早走是避开节日车流的不二法则,第二天凌晨四点半,打了鸡血的我就已经出现在了绕城高速上。但是还是一路堵车。。。走宁洛高速转连霍。沿途路过三门峡时,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先去看看三门峡水库大坝!
当我走上三门峡水库大坝,正好下大雨。。。。
三门峡位于中条山和崤山之间,是黄河中游下段著名的峡谷。三门峡水库的北面是山西省平陆县,水库南面是河南省三门峡市。
为根治黄河水害,1957年开始在三门峡修堤筑坝,1960年建成著名的三门峡水利枢纽
然而,不到一年,渭河流域淤积了大量泥沙,河床抬高,大片良田浸没,土地迅速盐碱化,危险直逼古都西安。迫于无奈,只好降低水位,拆除15万千瓦发电机组,改装5万千瓦小机组。同时耗费惊人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通排水洞,以泄泥沙。如此一折腾,不下百亿元投进水库“打水渠”。世代生活在渭河平原的许多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向宁夏缺水地区迁徙。水库的诸多后遗症,至今也未能消除。三们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是由苏联人负责的,由于他们对黄河的认识和了解不足,对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估计过于乐观。
当然,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还是有益方面的,它控制了黄河中游北干流及泾、北洛、渭河两个主要洪水来源区,并对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第三个洪水来源区发生的洪水,能起到错峰和补偿调节作用,在小浪底水库投运前,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作为黄河下游最后一道屏障,在几十年的防洪、防凌等运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的水利专家们独创了“调水调沙”这种冲洗黄河泥沙的模式。对治理黄河泥沙有了明显的效果。三门峡水利枢纽是黄河中下游防洪体系中唯一的一座大型干流控制性工程,自投入运用以来,在防洪、防凌、灌溉、供水、发电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据初步分析,投入产出比为1:20。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在与黄河搏斗。三门峡水库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战斗场所,经验和教训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结束了三门峡大坝游玩,从三门峡水库驱车赴永济的路上。本想走风陵渡走的。不知为什么我对风陵渡这个地方有着莫名的好感与向往,可能是它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鸡鸣听三省”的独特位置,也可能是它是传说中的女娲陵所在地,也可能仅仅就是因为它那有着美丽传奇之感的风陵渡三个字。
但通过黄河大桥下错了高速道路口,只好随着导航前往风陵渡,绕来绕去走到了风陵渡镇政府,一打听,原来刚刚通过的黄河大桥就是风陵渡啊,再回去有点绕路,只好放弃了。这是过桥是在车上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