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动作敏感期之剪贴涂、玩水玩沙
标签:
动作敏感期玩水玩沙剪贴涂游戏敏感期育儿 |
喜欢剪、贴、涂,开始很自然地、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工具
当孩子到了三四岁时,出于好奇和好动的本能,开始对于一些手工工具和材料感兴趣。他开始喜欢用剪刀剪纸张、玩贴画,并且为书上的图形涂抹上不同的颜色。这是孩子学习手工的开始,妈妈不要觉得孩子是在淘气,拿着剪刀乱剪、用彩笔乱画,更不要禁止孩子的剪贴和涂抹行为,而是应该鼓励孩子大胆动手去做,从而锻炼孩子的创作能力。
经典事例
事例1:
4岁的贤亭最近特别钟爱手工制作,每天回到家都拿来剪刀、彩笔、纸张,不停地剪剪画画。
这天,妈妈过生日,贤亭特意为妈妈制作了一张贺卡。一张厚厚的白纸对折后,上面画有红色的房子、绿色树,房子的前面还有一只黄色的小鸭子。当天的生日宴会上,贤亭亲手将贺卡送给了妈妈,妈妈非常高兴地说:“乖儿子,谢谢!瞧瞧,画得多好啊,还在上面贴了一只小鸭子。太漂亮了!”
自从受到妈妈的夸奖后,他更喜欢剪剪画画了。
事例2:
自从妈妈带5岁的诺诺看剪纸展览回来,诺诺就喜欢上的剪纸。回到家总是随手拿起张纸就折起来,然后拿着剪刀剪出各种不同的形状。
看到女儿如此爱好剪纸,妈妈就为她买了儿童专用的手工剪,并和诺诺一起学习剪纸。“看!妈妈,我剪了一双眼睛。”诺诺把剪出两个洞的纸贴在脸上,妈妈也把自己的剪纸贴在脸上对女儿做鬼脸。
“妈妈,怎样剪花边?”诺诺问。“要把纸的边缘剪成弧形啊,这样打开来就是花边了。”妈妈一边说,一边做给诺诺看。
“给剪纸画上花好不好?”诺诺拿起彩笔,“太好了,那剪纸就更漂亮了。”妈妈说道。诺诺拿起蜡笔在剪纸上涂起来,不一会儿一张白色的纸就被她画得花花绿绿了。
教育感悟
孩子在4岁左右时开始喜欢把生活中直接感知的东西通过手工表现出来,如剪纸、涂色、贴画等。在这个时期孩子能剪出较为整齐的形状,当他把纸片折叠起来剪出图形,打开纸后就能发现类似花瓣的形状。
除了剪纸,孩子还喜欢贴画、涂颜色、捏橡皮泥等多种手工游戏。在玩橡皮泥的过程中,孩子用橡皮泥捏、团、搓出一些水果、小动物等,并会使用到一些辅助工具。
当孩子五六岁时,其大脑功能会不断趋向成熟,小手的肌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育,所以他的剪、贴、涂等技能也会逐步提高,并开始喜欢玩一些难度较高的折纸游戏,如折千纸鹤、飞机、花篮等玩具。
面对喜欢做手工的孩子,妈妈可以为他多准备一些手工材料,如白纸、彩纸、剪刀、彩笔、橡皮泥等,让孩子尽情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妈妈妙招
1.欣赏孩子的手工作品。
在孩子刚开始学着用各种工具做手工的时候,也许他的剪纸并不很美丽,涂抹的颜色也不是十分协调,但妈妈要学着欣赏孩子的作品,要从作品中看到他的进步,并经常表扬他、鼓励他,让他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手工制作中去。
妈妈要知道,孩子的作品是否真的美丽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能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动手动脑,从而锻炼了手脑的配合能力和精细活动能力,促进大脑发育。所以妈妈要鼓励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并用手工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现出来。
2.和孩子一起玩剪、贴、涂的游戏。
妈妈要抽时间和孩子一起玩剪纸、贴画、涂颜色或者捏橡皮泥等手工游戏。在和孩子一起做手工的过程中,妈妈如果能对孩子的制作略加引导,就能迅速提高他的制作能力。
同时,妈妈也会发现手工制作不仅是孩子喜欢玩的游戏,成人玩起来也会觉得很有趣。当妈妈和孩子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时,母子的关系就变得会更加亲密。
3.为孩子准备安全的手工工具。
对于喜欢做手工的孩子,妈妈要为他准备安全的工具,以防他使用不当而伤到自己。例如剪纸用的剪刀,要选用儿童专用的剪刀,剪刀前端一定要是弧形的,不能有锋利的尖;橡皮泥要选用较好的,不能有刺鼻的气味,在玩过橡皮泥后一定要让孩子洗手;尽量不让孩子使用裁纸刀,因为裁纸刀太锋利,如果需要裁纸可以由妈妈帮忙把纸先裁好。
同时,妈妈还要教给孩子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如剪刀拿反了很可能就剪不动了,而拿的姿势不正确,又容易伤到手。所以,让孩子做手工,妈妈也不要忘记安全第一的原则。
玩水,玩沙对孩子有强烈的吸引力
妈妈会发现越是下雨天孩子越是要跑出去在小水滩里使劲踩,非要把水花溅起来才高兴。不管妈妈怎么劝阻,他还是踩着水花自得其乐。若是下起大雨就更高兴了,哪怕淋湿他也要在雨中嬉戏。每当走过工地旁的沙堆,他总偏偏要从这“小山上”踩过去,伸手抓起沙,再扬出去。有时还会蹲在沙堆边,挖起“山洞”来。孩子为什么这么喜欢玩沙、玩水呢?
经典事例
事例1:
滴滴答答的小雨渐渐下大了,地上的小水滩冒起了水泡。5岁的暖暖拿起妈妈给买的小雨伞就冲了出去,举着小伞在水滩里踩起了水泡。“暖暖,快进来,下大了要被淋湿的。”妈妈喊道。“不嘛,玩会儿!”暖暖说。
雨越下越大,小雨伞已经不起作用了,暖暖的身上开始被淋湿,但兴致勃勃的她丝毫没有回屋的意思,依然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唉,真是拿她没办法。这孩子也不知怎么了,越是下雨天越要往外跑。”妈妈叹了口气说。
事例2:
小区里因为修花园,工地上堆着一堆沙子。4岁的小欧非常喜欢在沙堆上玩耍,他抓起一把沙子,让沙从指缝中流下来落在手臂上,再从手臂上落下。有时,还在沙子上挖起洞来,不仅有“山洞”,还有“小河沟”,有时还堆起“小山”,硬纸板支在沙子上就当小房子。每次小欧来到沙堆旁,一玩就是一两个小时,妈妈不叫他回家,他就不肯离开。
可是小欧经常去施玩沙子,妈妈感觉很不安全,索性为他买了一袋净沙,制作了一个沙盘,让他回家玩。不但如此,妈妈还小欧一起玩。他们用小铲子铲起沙,并把它装在不同形状的小盒里,倒出来的沙就会有不同的形状。玩沙子渐渐成为小欧最喜欢的游戏。
教育感悟
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喜欢玩水和沙子?原来水和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没有固定的形状,类似于一件变幻莫测的玩具。
水可以静静地流淌,可以拍打着溅起水花,也可以装在不同的容器里,用手在水里画圆圈还能看到一个个的小漩涡。对于孩子来说,水不仅仅晶莹剔透非常美丽,而且还很神奇。而沙子不但是固体的,也是流体的,它变化多端又易被掌握。它多变的形态和多种多样的玩法满足了孩子创造和想象的需求。
除了水和沙子以外没有任何一种玩具能如此多方面地满足孩子的需要。所以,妈妈不要以怕孩子被淋湿、怕沙子会弄脏衣服等理由禁止他玩水和沙子。
妈妈妙招
1.允许孩子玩水。
妈妈常因为孩子见到水就想玩、下雨天他也要到处跑而生气。其实,玩水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孩子在玩水的过程中可以熟悉水的特性,了解到水是流动的、无色无味的、透明的,而且同时还能锻炼身体,有益于孩子的健康。
所以,面对爱玩水的孩子,妈妈不妨让他尽情去玩。如果孩子像事例1中的暖暖一样喜欢下雨天出去踩水泡,妈妈可以为孩子买一件透明的小雨衣,让他踩水泡时不会被淋湿,也不必举着雨伞,这样可以尽情地玩耍。
另外,妈妈还可以在浴室为孩子准备一个盛满水的大盆和一些皮球、小船、能够飘浮的玩具等,让孩子置身于水的世界里,他会觉得十分新鲜,并会越玩越有趣。妈妈还可以引导孩子玩出许多花样,如拍打水面溅起水花、用手指画出漩涡、用水杯盛满水再倒进去发出哗啦啦的水声。妈妈还可以让他把玩具丢进水里,他会发现有的玩具会下沉,而有的却浮在水面上。多种多样的玩法,会让孩子眼花缭乱,乐不可支。
2.和孩子一起玩沙子。
虽然孩子十分喜欢玩沙子,但妈妈还是要让他远离建筑工地等处,去安全的地方玩。比如,可以为孩子制作沙盘,让他回家玩沙子。玩沙的沙盘可以放在阳台、走廊、院子里等处,这样就不会弄脏了屋子。
妈妈还可以为孩子买来小铲子、小桶等玩具,让他在沙堆上挖洞、筑堤,用小铲子往小桶里装沙子然后再倒出来,还可以用小碗当模具制作一个个沙堆。总之,沙是没有固定形状的,可以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玩耍。
值得注意的是,在孩子玩完沙子后,妈妈要让他仔细洗手,并且要常常给喜欢玩沙的孩子剪指甲,注意不要让沙子残留在指甲或小脚趾之间。沙盘的沙子要尽量选用细沙,这样沙子的摩擦力小,就不会因沙质粗糙而造成擦伤。
3.有机会可以带孩子去海边。
妈妈如果有时间可以带孩子去海边,让他在沙水之间寻找乐趣。事实上,不仅是孩子,成人也乐意玩沙。在沙滩上,赤脚踩在柔软的沙上,就能毫无距离地亲近大自然。妈妈可以在海边和孩子一起戏水、玩沙子,享受海滩的乐趣。
喜欢玩各种各样的好玩的游戏,如“你扔我捡”
动作敏感期的孩子总是十分活泼,不但喜欢各种各样的玩具,还非常喜欢和别人一起做游戏。孩子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使身体得到锻炼,使动作变得更加轻盈灵巧。孩子多做游戏,不但可以使肢体的大动作更加协调,还能促进精细动作的发展。所以,在孩子的动作敏感期内,妈妈不要禁止孩子玩一些益智的游戏,还应该和他一起玩。
经典事例
事例1:
3岁的平平十分活泼,妈妈发现他最近喜欢上了一种游戏,那就是爬到沙发上,然后把皮球、玩偶等小玩具,从高处扔下来,扔玩后还会乐呵呵地拍小手。
妈妈不明白平平为什么这么喜欢扔东西玩。通过咨询教育专家得知,原来这是孩子在动作敏感期的正常表现。于是,妈妈便高兴地和平平玩起了“你扔我捡”的游戏,每当平平把玩具丢出去,妈妈都会给他捡回来,并夸奖他说:“平平扔得可真远,太厉害了!”
事例2:
4岁的蜜蜜常常和妈妈玩一个游戏,那就是学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妈妈会唱歌儿歌说:“小猫小猫,喵喵叫。”这时,蜜蜜就会像小猫一样抹抹胡子,然后妈妈说:“小兔,小兔,蹦蹦跳。”蜜蜜又会像小兔一样蹦两下。“小孔雀会怎样呢?”妈妈问道。蜜蜜手舞足蹈地舞起来。“哦——原来小孔雀会跳起舞蹈。蜜蜜跳得太好看了,真像一只小孔雀啊!”妈妈夸赞道。听到妈妈这样说,蜜蜜跳得更起劲了。
事例3:
4岁的超超越来越好动,整天跑来跑去一刻也不肯闲着。看着活泼的儿子,妈妈说:“超超,我们一起拍皮球吧!”妈妈和超超约定好,要先用右手拍再用左手拍,左右交替看谁拍的多。开始,超超总是左手拍完,右手就拍不到;右手拍完左手又忘了。可是,多练习了一会儿,就越来越熟练了,左右手的配合开始协调起来。
教育感悟
孩子在1岁多时就已经会走路,当他会走路以后就开始变得非常活泼好动。一会儿跑到这,一会儿又跑到那,他开始喜欢上各种各样的游戏。此时,妈妈应该顺应孩子活泼的天性,和他一起做游戏。
各种各样的小游戏不但能让孩子的肢体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随着肢体运动的增加,他的动作也会越来越协调,这有助于左右脑的均衡开发。例如,喜欢学小猫、小狗、小兔子,喜欢玩皮球、滑滑梯等,这些都是孩子喜欢的游戏。
其实,游戏便是孩子早期探索世界的方式之一。有专家设想,孩子在早期很可能以为自己和外界是一体的,但是随着动作的增加,才逐渐明白自己和它物是分离的。这时,他就会喜欢用扔东西来体验物与物之间的分离,不断扔东西的同时也锻炼了肢体动作的发展。
妈妈妙招
1.和孩子一起玩“你扔我捡”的空间游戏。
妈妈会发现孩子在三四岁时也会喜欢扔东西,孩子为什么会喜欢把东西扔出去呢?这是因为他喜欢搞破坏吗?是否应该制止他?
其实,这是孩子对空间感知的一种方式,当他发现一个物体与另一物体是分离的,便喜欢把手中的物体扔出去,以此来体验“物体与物体分离”这一发现给他带来的乐趣。所以,在这一时期妈妈不妨经常与他一起玩“你扔我捡”的游戏。
当然,有些物品是不适合扔出去的,所以妈妈尽量把一些不容易摔碎的物品放在孩子的手边,如橡胶玩具、毛绒玩具、塑料制品等等,让他尽情去扔。当孩子稍大些时,妈妈还可以给他买一个弹力球,当他把球扔出去后,弹力球还会自己弹回来。对于孩子来说,这样好玩的玩具能使他更为强烈地体会到探索空间所带来的乐趣。
2.在玩游戏时要多鼓励孩子。
妈妈在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的时候,要经常鼓励孩子,这样不但能让孩子玩得更高兴,还能增加他的自信心。
如事例1中的妈妈,在平平把玩具丢出后,鼓励他“扔得真远”;事例2中的妈妈夸赞女儿跳的好看。当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妈妈可以不时地夸赞他一句:“你真是太棒了!”受到夸奖的孩子会因此变得更加积极。即使是孩子自己玩游戏的时候,妈妈也可以想办法鼓励他一下,让他更快乐地玩下去。
3.多与孩子玩运动型游戏。
妈妈要和处于动作敏感期的孩子多玩一些运动型游戏,如事例3中的妈妈和超超一起玩拍皮球,左右手交替的拍法不仅能锻炼手臂的肌肉,还能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以及手脑配合的协调性,同时也能让孩子的左右脑得到均衡发展。
文章引自太平洋亲子网,在此,我们对原创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 ,大家是否期待又有哪家倒霉的熊孩子被央视曝光呢?借着明天全球曝光的东风,我们也来一点猛料爆给大家,会是什么呢?明天早上8点,抢先一步,快来围观啦~~~还有神秘礼品送出哦!
MTSLZX【蒙台梭利中心】相关文章
回复“34”查看《34荷兰夫妇育儿经》
回复“60”查看《60孩子为何喜欢玩水、玩沙――享受流动的乐趣》
回复“71”查看《71妈妈,请别阻止我“这样”感知世界》
回复“75”查看《75十八个坏习惯让你成为失败家长》
目录:回复“目录”或者“ml”查看所有序列文章
指南:回复“指南”或“zn”或数字“0”获取我们的指南页面,指南会介绍我们的阅读平台、资源共享中心、联系方式、推荐书目、文章目录等等
联系我们:直接在微信对话框发消息或邮件至
共同成长: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关注我们: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帐号并关注,即可获取童年的秘密,帮您更好的了解孩子、改变自身、与孩子共成长!改变,从心开始,从现在开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