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4尊重孩子的内在秩序

(2014-02-26 22:11:59)
标签:

育儿

孩子天生就有内在的秩序感,他喜欢遵守规则。只有儿童和一些保持了这份美德的成人,才会把规则融入生命。这是文明社会的基础,也是成人后延续出的道德品质。它最终关系到儿童长大后的道德、文明素质、智能状态以及安全感。

http://mmbiz.qpic.cn/mmbiz/CORfbcUxVqk8kAN9DqnJHY1Qic7rHIicWVkHcj7jLA1OYSVomZNcdCMbAy8cwDHd5wUznBvLgtMqaggN7nZJMtrg/0

我们常常会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事儿真多,做什么事都要按部就班,拿走他的东西他就发脾气。其实这是孩子的秩序感在作祟。秩序感跟幼儿的自我发展息息相关,影响孩子的情绪及人格发展,甚至社会人际的能力。什么是秩序感呢?所谓的秩序感是在孩子出生时,内在的一种基本需求,婴幼儿透过这个需求去认识自我,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孩子对食物的顺序、物品摆设的位置、人物的呈现,都有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执着。尤其在孩子出生到两岁时特别明显,他们会固执地把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当他们看到某个东西离开原位的景象,似乎是一种呼吸,刺激着孩子要采取行动。甚至连大人都忽略的小事,他们也会被强烈的驱动着!

一天下午加餐结束,抗抗像往常一样把小椅子归位到原处,可站在墙边看来看去就是不放。这时,一个孩子走到抗抗身边,把抗的小椅子搬走,归位到了所有小椅子的后面时,抗抗大哭,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大哭。这时,一个老师抱起哭泣的抗抗不知所措,因为老师并没有发现什么事情。我收拾完加餐从楼下返回楼上的教室,看了看哭泣的抗抗说:抗抗,老师看到你很伤心,可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么?抗抗指了指身后摆放整齐的小椅子说:应该放在那里。我这才明白,原来老师都没有发现小椅子的摆放移动了位置。以前小椅子都是紧靠教具架摆放成一排的,而今天,小椅子并没有紧靠着教具架摆放。我抓紧回应抗抗:抗抗是想说小椅子是靠着教具架摆放的么?抗抗听后,很确定的点了点头说了声:嗯。事情的原因找到了,我们该解决了。我对抗说:一会儿,等其他小朋友都吃完加餐,归位小椅子后,老师再和你一起把小椅子摆放在原来的位置可以吗?抗抗很爽快的答应了,显然没有了刚才的焦虑。

可以看出孩子如此做,并不是为了要得到称赞,或是想去整理环境,而是内在对秩序感的渴望。认为每样物品都有一个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孩子默默的从事归位的运动。不只是物品,甚至是孩子本身,孩子喜爱吃饭有固定的座位,睡觉有一定的顺序、甚至回家的路上喜欢固定的路线,期待在相同的转弯处看到相同的建筑标识,如此的生活习性都呼应孩子内在对秩序感的需要。

经常在户外听到王奥向老师汇报:老师,某某某拿了小朋友的玩具;老师,某某某骑了小朋友的滑板车。老师都明白了奥的意思。他认为别人的东西没有经过对方允许不能拿,这个规则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这个规则已经在王奥身上内化了。老师很认真的对他说:是的,别人的东西没有经过允许不能拿!王奥一直看着老师,等待着。似乎很期待接下来发生什么。老师说:你可以走过去告诉那个小朋友,然后把东西还给他。奥听后,转身去找了拿别人东西孩子。几分钟后,发现那个玩具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成人大都有这样的心理:别人的闲事不用管。而孩子天生就有内在的秩序感,他喜欢遵守规则。只有儿童和一些保持了这份美德的成人,才会把规则融入生命。这是文明社会的基础,也是成人后延续出的道德品质。它最终关系到儿童长大后的道德、文明素质、智能状态以及安全感。儿童出生几个月后就有秩序,他会因为坚持秩序达到执拗的地步。一旦儿童建构了良好的秩序,就会自主地维护它。这似乎意味着,因为遵守了内在的秩序,对环境的秩序就变得确定和明晰起来。就有了心智的秩序,使得儿童信任环境,维护环境,相信自己能和环境交流。

给儿童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保证儿童得到均等发展的机会,收到平等的对待。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儿童就容易发现生活的法则和宇宙的秘密,在行为中形成自律。

文章引自阳光儿童之家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93ac0c0100wi89.html ),再次表示感谢!


MTSLZX蒙台梭利中心相关文章

回复“8”查看《8儿童敏感期,一个接一个来啦~》

回复“11”查看《11自由!究竟该给孩子怎样的自由?》

回复“12”查看《12该给宝宝自由?还是秩序?》

目录:回复“目录”或者“ml”查看所有序列文章


指南:回复指南“zn”或数字“0”获取我们的指南页面,指南会介绍我们的阅读平台、资源共享中心、联系方式、推荐书目、文章目录等等

联系我们:直接在微信对话框发消息或邮件至 mtslzx@qq.com ,欢迎投稿或推荐优秀文章,欢迎机构和企业洽谈合作。

共同成长: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关注我们: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帐号并关注,即可获取童年的秘密,帮您更好的了解孩子、改变自身、与孩子共成长!改变,从心开始,从现在开始!

http://mmbiz.qpic.cn/mmbiz/CORfbcUxVqmicWYIs4F1Mia182R92bIJqX0icRbFibpQAOsEPZWDNrLV3xZj0sZhPZHgiczWZEsZf0PxloZaaB6NSGg/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