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收藏银币,有一种四川省造光绪元宝窑宝银元,此币即为“缶宝版”属试铸样币,不仅是近代银币中的大名誉品,更是我国银币大珍品之一,收藏难度极高。该七钱二分样币,正面点圈内镌汉文和满文“光绪元宝”字样,上镌“四川省造”五字,下镌“库平七钱二分”六字,两旁镌六瓣花饰。背面蟠龙居中,此币未经流通,设计巧妙,龙图案设计特别,龙腿设计成一字型,铸工精良,但由于资料文献匮乏,该币的铸造地与铸造时间众说纷纭。在英国人史威尼的《伯明翰造币厂史》一书中记载伯明翰造币厂藏品室曾发现一枚“缶宝版”一钱四分四厘银质样币,因此有伯明翰造币厂铸造之说。目前各种资料说明,四川光绪元宝窑宝银元存世只有七钱二分、三钱六分、1.44钱三种。
然而对四川窑宝银元有二个须理清。
一、是伯明翰造币厂铸造。就是要找到“出生证”
从收集到的一枚银币,正面汉字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反面却是浙江龙图案说开。钱币的数据:浙江龙33.5*1.73*13.2克,拼音是CHEH-KIANG,
比较币面的汉字,与另一枚四川光绪元宝窑宝银元正面汉字作对比,一模一样。
看龙图是四川窑宝龙,龙图中二腿一字楷很特别。拼音是SZECHUEN。 数据:33.66*1.84*12.9克。
拿已有浙江省造二十三年和魏碑体3.6钱与其细细比较,三枚浙江龙又完全相同,
开始看正面是四川省造光绪元宝,背面是浙江省造,不是矛盾吗,从直径、重量,图案和材质分析,是冲压而成,这不像假币,应是一枚试铸币,其依据有以下几点:
1、喜登厂雕刻师在设计好正面汉字制模后,要进行调试,试压观看文字效果。暂用浙江龙作背模,只有杭州造币厂具备有这样的条件。
2、杭州造币厂聘请有伯明翰造币厂雕刻师。我们知道浙江省造楷书版银元也是伯明翰造币厂铸造设计,与前面的伯明翰造币厂铸造之说对得上号。
3、假如是假币,铸币必然还要模具和大型锻压设备,在哪个时代不具政府行为也是无法实现的。
4、因此可以初步认为,四川光绪元宝窑宝银元在杭州造币厂试铸的。而这枚试铸币铸造出是不能进流通的,属回炉熔炼之品,不清楚怎么留存下来,暂且算“出生证”吧。
二、是四川光绪元宝窑宝银元就三种币留存吗。
按照正常设计一套钱币的正常应该是五枚 ,按现有通常的说法,即有壹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从现有的银币书中记载,缺水非常多。四川光绪元宝窑宝银元就三种币留存,为什么不见一角和五分。当然这一角和五分并不是好找。有二种可能,1、一角和五分存世少,藏家至今都未露面公开而深藏闺中。2、有某种原因而未试铸。
下面再看实物分析,这里本人从收藏到的一枚小银币展现供大家分享。
这是一枚四川光绪元宝窑宝银元的3.6分币。正、反面看非常好,完全可以肯定出之于造币厂,我用另一枚四川尔宝来作一比较就看出问题,也许能说明未试铸的原因。
看数据:尔宝19.32*1.19*2.8克,尔宝面值为7.2分。
窑宝18.86*1.3*2.8克,窑宝面值为3.6分。
原来是3.6分窑宝的直径做成7.2的直径。(五分币做成一角币的直径。)
从实物比较,个人分析是厂方在小额币设计制模铸造出来才发觉错误,后因当时建厂不久又被政府停产等原因,始终没有及时补上小额模具,使四川光绪元宝窑宝银元系列断尾。这推断是否正确,还需时日。
如有历史留存的记录和档案,就能了解其生产的过程,找出遗留问题的答案,在无资料查找时,只能用实物反推法来求证遗留问题。当然这只是本人的片面看法,只是闲聊。
下面请欣赏本人收藏的几枚四川光绪元宝窑宝银元,希望大家喜欢。
反模与正模一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