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总复习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2017-02-27 21:48:04)《小学高年级数学总复习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2014年9月,经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规划课题管理处批准,我承
担的市级个人课题“小学高年级数学总复习策略的研究”,经过一
年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课题研究
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现在的数学教材较以往有较大的改变,教材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每一学期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向40分钟要效率要求更高了。到了高年级后,有效的复习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课堂的知识,对于各知识点的整合也显得尤为重要。小学高年级数学课中,复习课所占比例较多,特别是六年级数学,它大约占总课教时的五分之二,尤其是最后的总复习对完成小学阶段的教学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复习课也没有一个被大家所公认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教师们还缺乏一个可供操作的教学程序。对于复习课的目标定位应该在何处?复习课怎样组织才能有效?怎样梳理旧知?如何让复习课上出“新滋味”来,改变目前复习课的现状,全面发展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复习课的有效性很值得我们去探索与研究的。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高年级年级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老师有效地改进教学行为,树立教学的有效性理念,让数学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加关注数学活动的组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内化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价值,发展数学意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势在必行。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核心概念:
1、有效性复习:注重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提高复习的效率,
采用自主复习的形式,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
2、高年级数学有效性复习:指教师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探索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系统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完整正确的知识结构,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切实提高高年级学生数学的复习质量和效率。
(二)、研究内容:
1、不同类型的小学数学课的复习模式。
2、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学习策略。
3 、学生自主复习意识的养成。
研究重点:把分散的知识通过复习课有机地加以整理,概括提
高,以体现知识的系统性。通过研究,得出不同类型的数学复习课有效的教学方式及自主高效复习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措施:
1、开展以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性复习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
讨活动。
2、平常练习设计要严格要求,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3、巧妙、合理设计练习及复习习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主
动探究竟识。
4、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习惯。让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平时作
业中的一些错例,摘录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并写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经常这样做可以吸取平时的教训,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或减少错误的产生。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查阅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
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2、问卷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高年级学生数学复习课的现状和
基本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及所需。
3、案例分析法:通过上课、听课及评课,对典型课例的进行分
析,找到问题的实质,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6月)
完成有关《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等书的读书心得,并通过各种渠道加强理论学习和读书活动,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初步探索,制定实施方案。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7月—12月)
完成《有效教学论》、《小学数学单元整理复习课教学模式》、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等的
读书心得,有序开展活动,深入实验。依据实施方案进行教学实验,
开展测试评价、竞赛活动,探索“学讲计划”实施中小学高年级数
学有效性复习的实践与研究。收集过程性资料,在此基础上围绕课
题研究进行阶段性经验总结,撰写专题论文。并推广教学试验经验
,进一步巩固试验成果以及做出适合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性复习的
实践与研究的相关案例分析。
3、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7年1月-2017年3月)
完成《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静悄悄的革命》等书的
读书心得,进行研究总结,成果展示阶段。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对课题
进行全面性的总结,分析试验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形成具有我校
特色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整理研究资料,写出结题报告,并在
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展示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邀请相关专家对本课
题的研究进行鉴定,并且就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八、完成读书心得与课例等其他材料情况:
1、读书笔记3篇:
高校课堂的抓手—导学案----读《高效课堂22条》心得体会
合作学习,创建“学习共同体” ----读《学校的挑战》有感有效的
数学教学是过程与结果的和谐统一----再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
究与实践》有感有效性复习。
2、案例、随笔、教育故事、论文等4篇:
教学实录和评析》
《优化练习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年级数学怎样进行有效性复习》
《“高年级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调查报告》
3、总结研究情况,撰写结题报告。
九、研究的成果:
经过一年的研究,自己通过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总复习策略的研
究”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提升了自己的教学素养。通过文献研究,大量的理论学习,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更新了教学观念,形成了个性化教学特点,并且提高了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同时转变了师生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2、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能力。通过自主梳理、互
助学习,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通过讨论、交流自已的思路会不断的明确、丰富,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不断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学生在共 同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在交往中提高了交际能力,形成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3、经过实验,本班的学生的个性特征得以充分发挥,学生能够
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课堂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测试,发
现优秀率、合格率都有提升。在六年级下学期的平时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成绩都名列于年级前茅,受到了领导、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成绩的提高得益于复习过程的科学组织,得益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总结出了“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性复习的实践与研究”的教
学模式。经过反复的实践、总结提出了“引导梳理知识——交流
完 善知识——提升运用知识”的提高小学数学高年级复习课有
效性的教学复习模式,即在数学复习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
梳理知识(学生搜集知识,建构网络),互助交流完善知识(小
组合作,补充知识;班级交流,完善知识);有效设计,提升运
用知识。
十、问题和反思
一年来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感觉时间过于短,虽然取得了一定
成效。由于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任务比较繁重,虽然探索出了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性复习的模式、策略等等,但觉着比较粗浅。
1、
式、策略。
2、
的效果、质疑的能力都有待提高。
3、
式的多样化需要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