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电视节目应担起引领主流价值的文化使命
(2022-04-19 16:19:04)电视节目应担起引领主流价值的文化使命
发表时间:2022-04-01来源:成都文明网
《思想的田野》《时间的答卷》《中国考古大会》《典籍里的中国》《我的青春在丝路》……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的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题材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正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一系列讲责任、讲品位、讲格调的电视节目,在创新中提质升级,不断丰富思想内涵、增强艺术品质、提升制作水准,不断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成为主流价值引领的重要力量。(3月31日《人民日报》)
电视节目承载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下,电视节目发挥类型优势,坚持主流价值引领,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迅猛发展的现实中挖掘素材、汲取养分,精心创作出一大批高质量、有内涵、弘扬真善美的优秀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考古大会》《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电视节目频频“出圈”,源于创作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表达,借助具有鲜明中国美学特征的内容设计、场景塑造和视觉效果,将尘封于故纸堆、展示柜、遗址遗迹中的历史记忆,转化为能够被现代人感受感知的具象内容,使传统文化焕发出别样神韵,增强观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进而增进文化自信。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成功,为电视艺术创作提供了积极示范,始终坚持艺术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主题挖掘、模式创新、叙事方式、情感表达等多个维度寻求突破创新,才有利于电视节目创作攀登新的高峰。
电视节目创作要聚焦于观众所需,找准社会生活、百姓情感与节目表达的交汇点,善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电视节目的互动性与启发性。比如可以以具有大众性、人文性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融入地方人文风俗,使观众产生共鸣;也可以聚焦群众生产生活,让普通群众成为节目镜头聚焦的主角;或是着力展现专业领域的独特风采,展现美学精神和奋斗力量……尤其是随着网络视听平台的发展,受众规模不断扩大,这也有助于电视节目在题材上推陈出新,围绕新热点新业态拓宽创作思路,推动电视节目创作向着深层次、多元化的路径发展。
无论是哪种类型、何种题材的电视节目,都要防止过于追求娱乐化的不良倾向,一旦完全被经济利益所裹挟,电视创作就容易迷失正确方向,难以满足受众期待。电视节目必须坚持讲导向、有品质、关注现实、观照时代,把“有意思”与“有意义”紧密结合起来,依托节目形式的特色和优势,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更好地担负起价值引领的文化使命,释放出更大的社会效益。(振中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