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家庭作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2014-09-30 09:27:31)
标签:
育儿 |
农村小学生家庭作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摘要:农村小学家庭作业是中高段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评价反馈的一个有效渠道,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了解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所以一份有效的、科学的、有创造性的家庭作业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对我校部分班级学生的家庭作业布置情况(家庭作业的数量、内容、形式)、家长的辅导情况、及教师的批改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小学家庭作业在布置、辅导以及批改上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布置作业一刀切、形式单一、内容随意性大,家长很少给督促检查及辅导,教师批改和评价的方法单一等。通过分析寻找原因,提出了几点改革农村小学生家庭作业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
一、调查背景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巩固、强化学生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摇篮。新课程的家庭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家庭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家庭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对待家庭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家庭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为了了解我校家庭作业现状,获取翔实、准确的数据,给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故对我校家庭作业的布置、批改和评价的现状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调查。
二、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家庭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是检验教学效果的窗口,是师生交流的桥梁。通过这次调查,拟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我校当前的家庭作业现状,即教师作业布置、批改和评价;学生对家庭作业的态度;家长对家庭作业的认识态度三个方面的真实情况。
2.整理统计数据,对我校当前的家庭作业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究原因,进行反思,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透过现象,对暴露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3.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的数据,开展课题研究,为课题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我校部分学生和家长及部分教师。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四、调查内容和结果
笔者对学校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家长及教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学生问卷主要以班为单位进行发放,共发放学生问卷20张,回收20张,总回收率为100%。家长问卷主要以委托发放的方式,以班为单位随机抽取若干学生,把问卷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带回家让学生进行填写,发放问卷10张,回收问卷10张,总回收率为100%。在老师、家长、学生的心目中,家庭作业是什么呢?他们怎样对待各科的家庭作业?
(一)学生问卷:我们一共设计了4大类13个小问题,内容涉及各科家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评价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情况,对家庭作业的情感态度等方面。
★家庭作业的布置
1.老师每天布置家庭作业吗?
A 每天 B经常 C偶尔
2.你认为家庭作业多吗?
A多(较多) B适中 C少
3.你认为家庭作业难吗?
A难(较难) B适中 C容易
4.你的家庭作业是谁布置的?
A老师 B家长 C自己
调查结果:
问题类型 A B C
老师每天布置家庭作业吗?
94%
你认为家庭作业多吗?
0%
你认为家庭作业难吗?
14%
你的家庭作业是谁布置的?
9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老师是作业布置的主体,多数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量适中且难度并不是很大,但由于作业量和作业内容的“一刀切”(统一性),因此,对基础性较好和基础性较差的这两类极端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惑。
★完成家庭作业情况
1.你每天做家庭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大约用多少时间?
A 10~20分钟 B 30~40分钟 C 40~60分钟 D 60分钟以上
2.遇到家庭作业不会做时,你选择?
A放弃 B求助 C抄袭
3.完成家庭作业后,谁检查?
A不检查 B家长 C自己
调查结果:
问题类型 A B C D
你每天做家庭作业大约用多少时间?19%
遇到家庭作业不会做时,你选择?
20%
完成家庭作业后,谁检查? 41%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态度和习惯并不好。特别是遇到作业不会或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检查上并不乐观。
★家庭作业的批改
1.你的家庭作业是谁批改的(可以多选)
A老师 B家长 C同学 D自己
2.你的家庭作业是怎样批改的(可以多选)
A打等第 B打分数 C打等第结合评语
3.你对老师的批改满意吗?
A满意 B 基本满意 C不满意
调查结果:
问题类型 A B C D
你的家庭作业是谁批改的?
你的家庭作业是怎样批改的?
你对老师的批改满意吗? 92%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老师是批改家庭作业的主角,同伴互批是不起眼的“配角”,因此,说明老师批改作业的方式还存在不足,这种批改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对家庭作业的情感态度
1.你认为家庭作业重要吗?
2.你做家庭作业时感到快乐吗?
A快乐 B不快乐 C没感觉
3.你喜欢哪种类型的家庭作业?(最讨厌家庭作业请画O,最喜欢哪种家庭作业请画△)
计算( ) 应用题( ) 试卷( ) 预习记录( ) 课外调查( ) 摘抄( ) 手抄报( ) 数学游戏( )小制作( )日记( )
调查结果:
问题类型 A B C D
你认为家庭作业重要吗? 98%
你做家庭作业时感到快乐吗? 66%
你喜欢哪种类型的家庭学作业?(喜欢类型的统计结果))
计算(4 ) 应用题(1) 试卷(0) 预习记录(4 ) 课外调查(2 ) 摘抄(3 ) 手抄报(2 )数学游戏(1)小制作(2 ) 日记(1 )
以上数据说明,对家庭作业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传统型家庭作业没能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数据显示学生不喜欢的作业有应用题、试卷、日记、数学游戏。他们喜欢课外调查、计算、小制作、预习记录、摘抄等有开放性、自主性的家庭作业。
(二)家长的问卷:家长问卷表我们从家长对作业的关注程度和对学生的帮助两大方面,设计了12个问项:
1、您的文化程度:
初中(
2、您的家庭结构:
三代同堂(
3、您最关心孩子哪一方面:
学习成绩(
4、你是否经常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5当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时,你帮他检查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6、发现孩子不写作业后,您的做法:
A帮助分析原因,制定措施
C督促补上,然后就不问了
7、你认为孩子的家庭作业量多吗?
A多(较多) B适中 C少(较少)
8、你的孩子每天完成家庭作业需多少时间?
A 10~20分钟 B 30~40分钟 C 40~60分钟 D 60分钟以上
9、除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外,你给孩子布置另外的作业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10、你对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态度满意吗?
A满意 B过得去 C不满意
11、你认为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重要吗?
A重要 B不重要 C说不清
12、您对布置家庭作业有什么好的建议?
调查结果:
问题类型 A B C D
您的文化程度:60%
您的家庭结构:45%
您最关心孩子哪一方面:86%
你是否经常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64%
当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时,你帮他检查吗? 64%
发现孩子不写作业后,您的做法:70%
你认为孩子的家庭作业量多吗?无
你的孩子每天完成家庭作业需多少时间? 74%
除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你给孩子布置其它作业吗? 9%
你对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态度满意吗? 24%
你认为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重要吗? 99% 无 1%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关心、帮助,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到教师身上。他们只重视孩子作业完成的数量,忽视质量的把关,把分数看得过重,忽视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调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一般作业的布置全班统一要求、统一难度、统一作业量,不让一个差生错过一道难题。作业批改也是尽心尽责,面面俱到。这样的做法,造成教师忙于辅导后30%的学生,而忽略了前20%的优等生;造成了后30%的学生整天埋头于作业堆而心力疲惫,对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最终导致成绩越来越差。其实我们的老师也不希望如此境地,也希望自己能从作业中脱身而出,让作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但却并不如愿。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了存在的弊端,同时也发现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些主要原因。
1.来自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的原因
新课程改革几年来,我们把目光更多的关注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对作业的改革关注不够,即使是关注到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只是指令性地指导意见。学校和老师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组织的抽测,教师们不得不展开题海战术,机械重复的作业再所难免。作业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我们应该在课改中同时进行作业的改革,从着眼与每位学生的发展,对作业的功能适当放大,赋予作业以新的认识、新的理念。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体验作业乐趣与价值的同时,激起新一轮作业的热情与经验。
2.来自老师的原因
首先,农村小学的老师一般要担任几个班的教学科目,还要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他们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批改、补差,还要应付上级的各项工作,忙得焦头烂额,谈何进行作业改革,教师们对于作业的布置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也发现,我们的教师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批完作业,往往忽视使用评语,而且也认为作业不是对就是错,并不需要像作文批改一样写上评语。但这样的批改、评价方式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其次,农村小学老师相对课程理念把握不够,创新精神、科研意识不强,对作业的改革愿望不强。其实,在农村小学改革作业的布置、批改,相对城区学校有很多优势,农村学校班额小,人数少,便于老师操作。
3.来自家长的原因
教师布置统一的书面作业,便于学生操作,家长监督与检查。如布置口头作业或实践操作题,农村家长文化程度相对低下,对三年级及以上的作业,部分家长已力不从心,不会教、教错现象缕见不鲜。如果教师布置了作业而没有逐本逐次批改,学生把作业拿回家以后,家长看了以后,发现自己孩子的作业老师没有批过,就会认为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不够关心、重视,同时会认为教师责任心不强,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老师教育下不会进步。因而,很多可以放手让学生批改的作业,老师也要全批全改,及时反馈、分析。
六、反思与对策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概念的形成、知识的掌握、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新形势和新理念下,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作业观,如何将作业发挥其最大的有效性,都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为此,针对当前我校家庭作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反思。
反思一:布置怎样的家庭作业?
长期以来传统的家庭作业被视为“课堂作业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的知识范围较窄,远离学生实际,学生整天处于机械训练和简单重复中,对所学的知识也总是生吞活剥,缺乏理解、应用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力图做到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让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实践和探究;作业的形式上应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可以是文字式的也可以是操作式、事物式和口头式的,可以是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也可以同学甚至学生自己拟定的,作业可以以练习、思考、观察、调查、探究、小试验等不同的面目出现;在题目的表述上要避免成人化和程式化,并尽量儿童化和趣味化;在作业的容量上要考虑既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部分题目可只要求部分学有余力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去完成。
反思二:怎样布置家庭作业?
传统的家庭作业布置中“一刀切”的现象往往无法顾及每个层次学生的作业要求,桎梏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业难度太大就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适中学生就会表现较强的主动性,信心百倍的完成作业。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
我们在作业布置时可以设计“自助餐”式的作业,考虑采用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的方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发展,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当一回布置作业的导演,自己设计、自己安排、自己参与评价。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各尽所能,各展所思。这既避免了“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下”的现象,也有利于学困生有时间去弄懂最基础的知识,以便逐渐消灭“掉队”现象。
反思三:怎样批改和评价作业?
评价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最大发展。我校老师对作业的批改只关注作业的结果,就是打打“√”、画画圈,写上“优(良、及格)”和时间。虽然也一些用心的老师写上“好”、“真棒”“有进步”等短语表示激励,但这样做法只局限于部分好的作业,而且没有期待性,学生看到不好在哪里。这种规格统一、没有人情味的批改是学生不喜欢作业的另一个原因。
我们思考作业批改上,如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教师批、学生批、取抽批、选择批,甚至可以设计一些“免批”名额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行批改的能力。在作业的评价结果上,要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表述,既指出不足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结合学校家庭作业的现状,在下一阶段研究中有目的、有针对性、有实效的开展本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