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2016-06-30 10:18:54)
标签:

旅游

博物

摄影

杂谈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前坑村虽不大,名气也不响亮,但不乏一些摄影爱好者、户外旅行者光顾此地。小河上的石桥也是有些年头了。河中巨石堆积,河岸自然冲刷,完全保持原生态。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村子本来处于一个偏僻山沟里,一座高速公路桥从村子上方跨过去,打破了村子古朴的风貌。你看这栋老旧的木屋,与头顶上的钢筋混凝土高架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物件,也体现了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孰美孰丑?依我看,还是木屋更美些。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石屋是历史和建筑文化的沉淀,砖房则是现代建筑,已不含有多少历史文化内涵了。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老屋虽旧,但看上去具有一种原始的、粗陋的、简朴的美感。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这石块磊起的山墙,不勾缝、不抹灰,却能屹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不倒。工匠的技艺也是一种高超的艺术,令人赞叹不已。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两层砖木结构民居。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木构民居。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木构民居。院子里堆放着很多树干,预示着人家又要大兴土木了。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在山村一角,前后两栋老宅子都是砖木结构。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前面这栋房子整体倾斜,若没有木柱支撑就会倒掉。屋檐下坐着一位90多岁老妇。听村民说,老人家的子孙都在城里,偶尔回来看看老人,这栋房子也不打算投资修缮,老人仙逝之时,就是此屋废弃之日。
    唉,国人为生计而奔波打拼,孝道已被弃之不顾。圣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何为“方”?是讲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要远游,子女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子之道。试问诸君:现在还有多少孝子呢?但还应再问:政府在这方面尽到责任了吗?税收都用来干什么了?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山里少平地,有些村民的宅子前后看不到菜地。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这一家的房子算是很不错的了。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一条小河从村子里流过。这是鸭子的天堂。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一村民在河里清洗竹篓。这种竹篓可能是挑稻米的。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石块铺就的山道蜿蜒向上,通到山包的那一边。有多少人在这样的山道上走了一辈子,也没能走出大山;又有多少人从这样的山道走出山村,走进城市,走出一条不同于父辈的人生道路。石阶不言,却承载了多少人生艰辛、痛苦和快乐。
江浙知秋(22)--仙居县田市镇前坑村
树莓的果实成熟了,红艳艳的,飒是好看。
      这些自然的风光,在这里俯拾即是,而在城里,只能到公园里去看。农村和城市,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缺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