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死亡

(2023-10-11 07:24:00)

这个题目似乎有些沉重,因为包含了“死亡”这个词。而之所以用了感悟一词,因为曾经的经历。特意查了一下“感悟”这个词的含义,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大家常用的感悟的事情,多为感悟人生,感悟生活等等,于人生与生活中得到感知相关的知识与事实,悟出人生的所谓哲理与生活的现实。“死亡”其实并不可怕,只是人类的必然的结果与去处。当然,人死也无法去体验与经历,只是可以作为一种特定的情形或事物,人们才去关注,并希望所谓的有所感悟。

人生一世,从出生那天开始,就要面对的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又去往何方。一个人,从世俗上说,的确不知道来自哪里,而那些个所谓的‘“转生人“也只是报道而已。作为一个俗人,我是谁,不知道,我来自哪里,也不清楚,这也包括了我的今生前世究竟为何,确实不知。然而,人生的最终的归处,或者是人生的终点却是相同的死亡。人的一生,从小到大,直到变老,其生理过程基本大致相同,虽然有过不同的经历,然而殊归同途,目的地是相通的,也就是生老病死,一如既往。这些个琐事,虽然简单,目前尚无明确的答案。到了我的这个岁数,经历了所谓的风风雨雨,大风大浪,看到了人间百态,也就逐渐的失去了了解这些事情的兴趣,也是一种无奈。只是死亡何时来临,又在何地,却又是我这个人想了解的事情。网络上的相关的信息不过是只言片语,也有一些说法:一个人不知道何年何月去哪里投胎,即不知道生,然而死确实必然的结果,只是时间问题,而对于个人,似乎更希望了解到猴年马月走,即什么时候去,在精细一些,在何处,是在医院里,还是在家中等等。有些人讲所谓的潜心修佛,多做善事,成佛成仙,是希望了解自己何时何地走。网上有很多的帖子讲述故事,近百岁的老人,似乎知道自己的归期,从而可以从容的做好相应的准备,也不遭罪,轻松离开,谓之曰修行好,德行高,非常的羡慕,虽然这些个故事明显就是编纂的,虚假成分多少也不好说。由于近来对此的关注,所以也就出现了不少的相关的小文章推送,甚至是有些所谓的科学研究,发现许多的离奇的事情,包括人死亡前后是否还有知觉,还有灵魂云云。对于这些说法,也是将信将疑。仔细考虑,可以看到,不论是所谓的人死后有上有天堂,下有地狱的基督教义,还是人生转世,行善积德的佛学理论,乃至现世报等道家思想,以及相关科学研究:人类死后尚有知觉,或有灵魂漂移,甚至还有转世人等,感觉只是一种劝人行善,勿作恶的做法,或曰警示而已。提醒人类,不要去做违反道德,违规违法的事情。不然会遭到报应,或者说下辈子做牛做马等等。也就有了积阴德的说法。经常看到有人带手串,或者是佛珠,所谓的修佛,参佛,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暗示,或是戒律。包括我自己也有不少的手串,不值钱,但是感觉带上似乎有一种安心感,是心理暗示也罢,或者心理依托也罢。总而言之,随着个人年龄的增加,愈加相信神灵的存在,所谓的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冥冥之中,也有些纯属巧合的事情,似乎解释不清。而作为我个人,曾经体验过死亡的滋味,也就是直接进入一个黑暗时期而已,似乎一切都不存在,当然包括你这个人。如果持续下去,则是永远处于黑暗之中。而我冥冥之中,似乎耳边有些声音,如是乎感觉可以回来,也就是可以继续体会到自己周围的事情而已。如同睡眠。小沈阳小品中的台词很是精辟:两眼一闭一睁,一天也就过去了,两眼一闭不睁,一辈子也就过去了。如此言简意赅,简单。同时用这样的眼光看待目前的大千世界,也许会别有一番的体会。想到了许多的言语,著名的有“科学的尽头是玄学”,似乎颇有感触。这辈子走到现在,总是感觉有个无形的力量,看不见的手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之中控制着事态的发展,也增加了许多的神秘的色彩。甚至在关键时刻突然的事态转变,或柳暗花明又一村,或止损,感觉似有神明庇护一样,也许这只是感觉而已,也是说明心理作用明显大于实际行动。有些事情有的时候也是故意的想拖一下,拖到一定的程度,似乎也就解决了,或者不必去在意那些个事情了。这就是有点‘玄’。由此,回想自己的这半生,上学,工作,在多年的学习,;临床工作中,端正态度,认真负责,对于自己的病人,都能尽力尽心,不做坏事,淡泊名利,至少如老辈人讲的那样,多做善事,积德行善,积点阴德,真的希望自己能够了解何时离开这个世界,然后轻轻松松,体面的离开,远离那些个所谓的救命的管道,平平安安,所谓的平安是福,佛祖保佑。南无阿弥陀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