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回忆
(2020-10-21 13:41:21)该聊聊我的高中的回忆了。很有意思的是,高中的记忆并不是很深刻,尤其是相对于初中的生后。其中滋味也只有自己了解了。
1974年,我们顺利的从青岛二中初中毕业了。有些同学参军,有些同学顶替,有些同学工作了,当然也有同学下乡了,我们这些人从初中的16个班,升入高中后成为10个班。所有初中的班主任老师也都升入高中带高中班,因为我们这一届初中班的老师也都是精英。我们的班主任周宇慧老师也进入高中带9班,带着我们的高兵班长,徐陵班长和范伟丽学习委员。以及秦毅敏和高明。我也就从初中二班进入高中一班学习。班主任是后来的青岛二中校长,青岛市教委主任的姜万校老师。当时一起升入高中一班的初中同学很少,印象不太清楚,只是记得在这里,我又认识了同学陆明,彭北青,谭歌,马鲁海,陈毅民,钟志伟,徐伟,苗生等同学,与魏长征也在一班重逢。其他的同学还真的没有什么记忆,后来这些年,才又有了一个高中同学群,当头的是马鲁海同学,这才又重新认识了几个高中的同学:吕平,李蔚青,还有几个女同学,当然也有钟志伟,几次吃饭还叫上了彭北青和苗生。徐伟同学也联系到了,但是并没有参加我们的聚会。当然还有许多的其他同学,的确是记忆不起来了。还记得当时的班长是高华,听说是山东省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中医院干了一段时间,现在干嘛的确不清楚。还有一位是比较出名的,当时的青岛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公子,很能打仗,毕业后的一些班级活动都是他组织的,应该是叫栾国强,后来听说此人已经仙逝。还有我的同位谭歌,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但是才华横溢,会多种乐器。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从他那里我学会了许多当时的禁唱的歌曲,美妙绝伦的曲子令人心旷神怡。并且会作词作曲,与他同位的日子里,学到了许多的事情。只是后来他去桂林他姨妈那里居住,音信全无。直到2010年科室组织活动,我去桂林打听到他在桂林歌舞团工作,才约出来聊了20分钟,留了个名片。前几年他回青探亲又一起坐坐,感觉不错。
高中生活本来是丰富多彩的,随着初中毕业,踏入高中,也就有了一些的新鲜感,然而,高中的生活对我来说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原因就是我只上了一年的高中。只是记得,当时第一个学期,学习还抓的比较紧,有一段时间,大家也是在相互标着努力学习,当然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学业。好像是等到1个学期过后,出来了张铁生的白卷先生和黄帅日记,也就没有几个人再去学习了,我们当时几个人聚在一起,有魏长征,陈毅民,有马鲁海,记得还有陆明等等,一起不上课,找个空教室打扑克(够级),不上课,或者去同学家里去玩,记得去过魏长征家,马鲁海家等,一玩就是一上午或者是一天。随后就是学工学农,曾经去好像是莱西的农村呆过几天,后来暑假联系国棉一厂学工,我参加了学工劳动,干完第一个星期,出现了全身无力,发烧,尿血,去医院一查是“急性肾小球肾炎”,不得已住院治疗,住院住了半年有余。住院期间,好像陆明,魏长征他们还去医院看过我。在当时的情况下,似乎也不用办理休学,只是请假时间较长而已。记得长达半年的市立医院内科住院,口服了大量的皮质醇激素类药物,全身浮肿。经过长时间大约半年的治疗,还好,基本控制住了病情,然后回家休养,
为了控制病情,也没有去上学,在家休养。1976年上半年,高中毕业的前一段时间,整个国内大的趋势和环境,还没有正常的恢复学业,学校里还是比较乱,在那个大环境下,我记得好像是1,2个月的时间,也去上了几周的课,虽然没有好的学习环境,但是还是上课,觉得有些跟的比较勉强,好在当时还没有全面恢复到正常的学业情况,因此对于学习也并不是太重视,当时的情况,上学也就是玩,也就没有与其他同学接触,只是与我的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玩,少不了打够级,聊天,去海边等等。我回去以后也就是跟陆明,魏长征,彭北青这些同学一起玩,其他同学接触不多。当时的班主任好像已经换成了教化学的牟敦然老师,岛城非常有名的一位化学老师,对我也没有什么印象,当然也就不太管我,好在其他几个任课老师都认识我,比如教数学的姜万校老师,教英语的张老师,教语文的孔宪斌老师,教物理的王老师等,也了解我的初中,高一的学习情况,因此,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跟着上了几周课,参加了毕业考试,数学,语文什么的基本上不是太困难,英语张老师给予了关照,因为了解我的以前的学习情况,也就放了我一马,就这样勉勉强强通过了毕业考试,算是高中毕业了。回家继续休养。因病也没有下乡,
高中的生活对我来说并没有太深的印象,这段时间的记忆不是很深刻,只是记得长期住院,控制病情,然后回家休养, 又回去上学,
毕业前有一周,我们几个:陆明,彭北青,魏长征和我一起在沿海溜达,陆明有一个照相机,我们当时照了不少相片,陆明自己在家里冲印出来,虽然是黑白的,有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还真的不错,因此我们也就没有参加我们班的毕业照,所以说,我的中学生活并没有留下很多的记忆,我们高中班毕业照照了两次,我们都没有去。就连我们高中毕业以后,大约9-10年左右,我们班里栾国强等组织同学聚会,就在当时的龙山地下商场,国内的同学们基本都到齐了,却没有通知我,而我当时就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江苏路16号)上班,也就是那个饭店的对面,可见同学们已经把我忘记了,此乃后话,我们的班主任姜万校老师在青岛市教委的任上下乡视察出车祸去世,同学们也没有通知我。我好像与这个班级无缘,这个时间,陆明在美国留学,彭北青好像也在美国工作。如此而已。
我们这一波高中同学,上大学的不少,青岛医学院我同级的就有一位女同学,好像叫刘海燕,毕业后在第五人民医院工作,这也是我这些年和几个高中同学吃饭才知道的。还有一位女同学是在青岛市纪委工作。辛好,与我无关。不少的同学考入大学并工作,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家。有许多同学没有考上大学,也在坚持夜大电大学习,而且都有不错的工作与岗位,还有当兵的,做到了驱逐舰舰长,有些成就,我只是不太和他们联系罢了。近几年来,有的时候凑到一起,聊聊天,真的不错。和有些同学见面且又建立了联系,比如魏长征同学,曾任山东省外贸学院副院长,副厅级,退休在家,彭北青,曾经在科技部奖励办公室工作,现在也已经退休,陆明移民美国,在做小儿遗传方面的研究工作。钟志伟兢兢业业,在青岛市气象局工作,为青岛市的气象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李蔚青同学,曾经担任我国海军驱逐舰长,保卫我们的海疆不受侵犯。后来退役回青岛。吕平同学做到青岛市体委办公室主任,后来身体不好,也退下来。至于我们这一群里的群主马鲁海同学,则在青岛市国家开发银行工作到了退休。十几年前的日子里,还给我帮了很大的忙,这些年也退休在家侍奉老母亲。至亲至孝。而我们的陈毅民同学则移民日本,苗生则在南京工作。关键是,这群同学中,魏长征,陈毅民,苗生,彭北青等都是拉小提琴的高手,魏长征还是我们
青岛二中文艺宣传队的首席。而这些同学现在也在逐渐拾回他们的业余爱好,开始了退休后的快乐生活。
其中的一些回忆,还是近年来聚在一起的时候大家聊出来的。呵呵一笑,轻松愉快。
前一篇:初中的回忆10
后一篇:初中的回忆-遗拾补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