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自从走出香港,进军内地,黄真真导演就一直停留在Sir的黑名单。
从《倾城之泪》到《被偷走的那五年》,黄真真已经将得癌、出车祸这些狗血桥段玩得轻车熟路,而《闺蜜》再一次验证了,黄真真就是韩剧在中国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Sir简单举几个给大家压压惊。
影片最开头,陈意涵前脚与未婚夫机场告别,后脚就与闺蜜们在咖啡厅捉奸出轨未婚夫;
两姐妹刚开始为了一个吴建豪,展开撕逼大战,而后薛凯琪为了劝回杨子姗,证明她喜欢的吴建豪不靠谱,搔首弄姿,主动献身;
杨子姗被强奸未遂正当防卫杀死了人,第一个反应不是打给警察局自首,而是打给闺蜜,大家一起开着车去抛尸……
这些猛料频下式的剧情发展,和毫无前戏的转折方式,尽得韩剧假煽情真狗血的精髓,其要义就是要营造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戏剧性,其祖师爷就是在街头表演胸口碎大石,空手劈砖,火中取炭的卖艺者,怎么玩命怎么来。
或许不明真相者会惊奇得哇哇叫,但认知正常者,则会以一种围观看猴戏的姿态,在一旁冷笑。
震撼我们的从来不是超越生活的戏剧性,而是与现实同呼吸的细节。
比如《色,戒》,即使在做爱,易先生也不敢闭起眼睛,就凭一个精确的细节,这个人物多疑的气质瞬间确立。
而《闺蜜》少的,正是这种“地气”。人物成为了耍杂技式的工具,有故事但没有情感充实,空洞而失神。
事实上,整部影片里黄真真都竭尽全力想增强现实感。先是自己不断以真实导演的身份“客串”入镜,让杨子姗饰演的角色担任自己以前的处女作纪录片《女人那话儿》“续集”的助理;最后,又企图沿用以前《分手说爱你》中,访谈融入剧情片的手法,让三位女主角面对采访,吐露心声。但终究因为前面的故事情节太过夸张生硬,观众始终找不到共鸣的频率,难以形成互动。
当然,也不是没有优点,一些小创意还是闪闪发光,比如薛凯琪教陈意涵如何辨别直男与gay的片段,就拍得轻松有趣不乏笑点。三位女主角的表演,也比《小时代》里的“姐妹花”们更专业,不是一味下苦力,丢出过犹不及的表情,为华而不实的剧情保有颜面。
但是,浪费两个小时,花上几十块钱,去看几分钟好笑的片段,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