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抚仙湖
是神秘的,也是神奇的
https://wx3/large/eb232e45gy1fjqy4floxyj20hs0bhmyx.jpg
她从远古走来,平躺在这里不知道多少年了,又经历了多少风雨。
https://wx3/large/eb232e45gy1fjqy4nx350j20fa08kjsl.jpg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她依旧那样的湛蓝清澈,美丽迷人,充满着传奇色彩
https://wx4/large/eb232e45gy1fjqy4xm4ugj20hs09wwft.jpg
然而很多网友将抚仙湖的美丽传说添油加醋,胡编乱造出各种各样的谣传。
污染了网络环境,损害了抚仙湖的美好形象。
笔者以事实为依据,为你分析流传在抚仙湖的那些谣言。
辟谣谣言1风平浪静时候,可隐约看到水下古城
站在附近的山顶就可以看见水下古城,你觉得可能吗?
https://wx4/large/eb232e45gy1fjqy686ptrj20gk0ao781.jpg
抚仙湖湖水清澈湛蓝,能见度8-9米,水深158.9米,平均深度92米,谁的视力能够穿越深邃的湖水看到湖底?
谣言起因:
20世纪90年代国家级的某水文地质权威机构对抚仙湖的水文地质进行了全面勘测,专家们在抚仙湖东水域发现了一堆堆凸起的石块群,而在水域四周数十平方米外都是沙泥土质。未曾料到的是,这些石群竟然会是“冷冻”千年的古遗址。
https://wx2/large/eb232e45gy1fjqy85ggszj20hs0bvgnt.jpg
当地百姓早已习惯了与这些水下巨石相伴,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时候,他们会三三两两地站在湖景的上看一道奇特的风景:水下两道“石埂”平行排开,约有数百米,旱季水位下降,“石埂”距离水面只有1米左右。
实际情况:
能够看到的只是距离水面较近的“石埂”,并不能看到水下古城。
辟谣谣言2抚仙湖下存有天然人体库
抚仙湖湖底尸体数量庞大,水下尸体均呈现倾斜状,男尸前倾,女尸则向后仰,并且随着水流自然运动,如同活人一般。
https://wx2/large/eb232e45gy1fjqy7xhpp0j20go0at430.jpg
谣言起因:
1986年8月的一天,天还没有亮,生活在抚仙湖西岸牛摩村的渔民刘权像往常一样下湖打鱼,在天亮收网的时候刘权发现网非常沉,当他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把网拖到甲板上时才发现,网里分明是一个人的尸体,这是一具无头尸,没有手臂,腿脚也不全;整个尸身呈粉白色,缩成一团,硬邦邦的,敲起来还“咚咚”作响。
经当地公安人员调查证实,死者是在三十年前落水后一直没有找到尸体的一个村民,由于尸体表面被一层类似石灰的物质所包裹,打开包裹物质,尸体保存得相当完好。这具尸体为何能够多年不腐呢?
科学解释:
①抚仙湖湖水富含重碳酸钙,属硬水。抚仙湖周围多石灰岩,岩石中的碳酸钙经湖水侵蚀后变成碳酸氢钙溶于水,碳酸氢钙释放二氧化碳后又变成碳酸钙。这是一个化学变化。
②抚仙湖深水区的水温基本上保持在13摄氏度左右,由于在这一温度下细菌很难生长,因此很适合尸体冷藏。
③当尸体掉到很深的湖底时,随着周围的碳酸氢钙发生化学变化,尸体原来的组织被逐渐钙化,最终就变得硬邦邦的了。
抚仙湖水下断层石崖
抚仙湖湖水较深,水下暗流涌动,岩石水草密集,在抚仙湖落水的人大多都找不到尸体,再加上亲人对死者无比怀念
https://wx1/large/eb232e45gy1fjqy92xennj20hs0bxgn4.jpg
于是谣言不断,“在抚仙湖落水的人至今依然好好地生活在那里,他们不仅身体保存完好,还会随着湖水的荡漾而来回走动,不过都保持着奇怪的姿势-男尸朝前倾,女尸向后仰”,这纯属无稽之谈。
辟谣谣言3海马出没
海马是何物?
谣言起因:
据道光《澄江府志》“杂异”载:“在抚仙湖中,有物如马状 ,浑身洁白,背负红斑,丈尺许,时出游水面,迅速如飞,见者屡获吉应。”
民国《江川 县志》“轶事”记载:“乾隆四十三年,抚仙湖中于十月内有海马出现,自江川立昌前起, 向东南奔腾,水如翻花,至宁州塘子岸边没。
实际情况:
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是存在大鱼的
https://wx1/large/eb232e45gy1fjqyarcjnqj20go0b10ub.jpg
1992年7月29日,禄充村渔民张之亮从抚仙湖中捕到一条大青鱼,长155厘米,重64公斤。
https://wx1/large/eb232e45gy1fjqyb1de0nj20b407d0tg.jpg
1996年国庆节那天,在抚仙湖东岸老鹰地旁边的青鱼湾,出现4条十多米长的大鱼浮出水面畅游的场面。两条大青鱼游在前边,两条大白鱼游在后边。平静的湖面被四条大鱼划起了道道波浪,像几条游艇同时开过来一样,溅起的水花在湖面上翻滚着。青鱼游到哪里,白鱼跟到哪里,好像是为青鱼护航一般。
https://wx2/large/eb232e45gy1fjqybu203mj20c1085dgp.jpg
1997年9月1日,矣渡渔民贾涛钓到一条长1.6米、重65公斤的大青鱼,荣获全国“97莎士比亚杯淡水鱼十大钓手通讯赛”第一名;
https://wx2/large/eb232e45gy1fjqyc8ufm9j20ci0irdhs.jpg
1999年9月19日,贾涛又钓到一条长1.55米、重52公斤、胸围93厘米的青鱼,迄今为止贾涛已钓到30公斤以上的大鱼10条,被当地人称为钓鱼王。
https://wx3/large/eb232e45gy1fjqycn3zkyj20hs0qvdio.jpg
抚仙湖里大鱼确实很多,有人见过一扇门那么大的,也有人见过十几米长的,也有人见过成百成千的鱼在一起,湖边人早已见惯不惊,哪有什么海马出没?
古时“杂异”、“轶事”等刊物并不是历史文献资料,不可考究。
分明就是看走了眼
欺骗大家这么多年!
https://wx1/large/eb232e45gy1fjqydvbz88j20hs07fq3y.jpg
抚仙湖固然是神秘的,但是很多谣传是不合乎科学常理的。
https://wx2/large/eb232e45gy1fjqye5vayxj20hs08aq3m.jpg
谣言止于智者,我们要减少谣言的产生、传播,减少谣言对社会的伤害,科学理解抚仙湖的各种自然现象,让真理战胜谬误。
我们要有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善恶观,坚持做好不造谣,不传谣。
真相、真理要大声讲,要用理性态度、科学观点消解偏激的情绪、固执的偏见,让错误的价值观、不实的谣言没有生存的空间。
-end-
特别鸣谢
设计排版:陈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