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省级课题《鲁迅作品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2014-03-07 11:00:55)
标签:

安徽省教育规划课题

语文

教学策略

鲁迅

教育

分类: 鲁迅研究

 

安徽省2013年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鲁迅作品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讨论稿) 

 芜湖县教学研究室  范金豹 执笔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共180课,其中有9篇作品是鲁迅作品,占5%。鲁迅作品入选语文教科书之多,是古今中外其他作家无与伦比的。为什么会入选这么多鲁迅作品,就在于鲁迅作品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典范,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融合西方先进思想和艺术,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潜藏着无限的教育教学价值。

鲁迅作品入选初中语文教科书以后,普遍反应鲁迅作品教学难学难教。“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这则校园民谣道出了学生的心声。鲁迅作品为什么难学、难教,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大问题。作为语文教师,要“敢于直面”,要力克这一难关。

关于鲁迅作品教学,咸保中学自2008年以来就开展研究,课题题目是《鲁迅作品教学研究》。最初是县级课题,学校选定了这个“富矿”,为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申报成为芜湖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变为《鲁迅作品点拨教学艺术应用研究》。这个课题,在原有基础上,加入新的理论视角“点拨教学法”,使课题研究更明朗,更具体,更深入。这个课题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201210月课题结题,课题验收专家给予好评。从2008年开始研究以来,课题题目不断深化,但课题研究内容一脉相承,并向纵深发展。我们还不满足已达到的水平,我们的课题研究还需要更扎实一点,更有效一点,更深入一点,探求鲁迅作品新的的更有效的教学策略,让我们的学生更喜欢鲁迅作品一点,让我们的课题研究成果更丰富一点,能让更多的语文教师分享。

                  二、    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实践成果简述

对鲁迅生平的研究和鲁迅作品的研究,可以说著述丰富,现在“鲁迅学”已成了一门显学。这是进行本课题研究的丰富资源。目前课题组已经收集这方面的研究资料比较多,包括鲁迅传记、鲁迅小说研究、鲁迅散文研究、鲁迅散文诗研究、鲁迅杂文研究等。此其一。其二,国内主要中学语文杂志,比如《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与学》《语文建设》等,课题组积累了十年。这些杂志刊登了比较多的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名师的教学实录和论文,为开展本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而宽阔的基础,课题组已开始收集整理这方面的资料。其中蔡澄清老师的点拨教学法,在鲁迅作品教学中有广泛的运用,值得借鉴、总结。

钱理群、王富仁、孙玉石、吴中杰等一批教授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教学实验,是本课题研究的宝贵资源。王富仁、孙玉石、吴中杰分别有专著《鲁迅——中国文化的守夜人》《<</SPAN>野草>研究》《评点鲁迅诗歌散文》。特别是北大的钱理群教授,作为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重要的鲁研著作有《心灵的探寻》《鲁迅作品十五讲》,编著中小学生“鲁迅读本”,还有许多鲁迅作品解读文章等。2007年他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设“鲁迅作品选修课”,在国内产生极大反响。近几年来,他在国内语文报刊杂志上发表很多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文章。他指出:教好鲁迅作品,关键是教师素养;教师要细读鲁迅作品,有自己的深刻体验;教鲁迅作品,要遵循“知人论世”原则;要找到鲁迅作品与学生阅读的“契合点”;鲁迅作品语言富有音乐性,可以通过“朗读”来进行教学。这些观点值得借鉴,均可以化为本课题的宝贵资源。

几年来,我们通过课题研究,已经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教学内容选取鲁迅作品中与当代农村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通点;(2在初中教学鲁迅作品,教学内容要奉行“三要三不要”原则:一要单纯一些,不要复杂化;二要浅易一些,不要深刻化;三要选取鲁迅作品中富有特色的教学价值作为教学内容,不要泛化;(3)丰富学生关于鲁迅的知识以及鲁迅作品所涉及到的相关社会背景知识,做到知人论世;(4)教学鲁迅作品,抓重点,拨疑难,实施语文点拨教学法。我们课题组在此基础上,继续实践,进一步充实、丰富、发展课题研究工作。

                        三、课题研究需要界定的若干方面

本课题研究的鲁迅作品范围。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入选的鲁迅作品为范围。它们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SPAN>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孔乙己》《风筝》,共9篇。不涉及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鲁迅作品以及鲁迅其他的作品。本课题研究的角度是“教学”,而不是从其他角度,比如“文学”或者“思想价值”、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的变化研究等。

“教学策略”的定义。“教学策略”这一概念,内涵比较丰富。这里所用的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本课题研究的基地学校和班级。基地学校以农村初级中学咸保中学为主,以城关初级中学南湖中学为参照。班级以2013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为主。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

1.依据鲁迅作品的个性,作品的内容、作品的语言以及写作方法等,探求针对农村初中生的适当的教学策略。

2.通过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实践研究,总结“经典”类选文的普适性的教学策略。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鲁迅作品的教育教学价值以及教学目标;

2.初中生学习鲁迅作品的现状;学习鲁迅作品的态度、情感以及知识、能力障碍。

3.初中语文教师教学鲁迅作品的现状以及突破难点的有效途径。

4.学校鲁迅作品教学资源建设。

                      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田野研究等方法。

                      六、课题成员的组织和分工

1.课题组组织

课题管理组:范金豹、吴太源、陶 得。

课题组办公室:周能涛、陶文贤、潘华胜。

课题研究组:课题组所有成员。

2.成员分工

组长范金豹老师负责课题研究整体设计、资源建设,参与课题研究过程。

组长吴太源校长负责课题管理制度建设。

师训中心陶得主任负责课题研究活动的督导、评价。

周能涛、陶文贤、潘华胜老师负责课题具体研究活动的落实,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

吴海宏、何昌水、周自贵、凤元华、范燕冬、陶玉萍、洪小青、丁晴负责具体课题研究任务。

课题重点工作负责人:(1)范金豹老师负责课题研究资源建设;(2)陶得主任负责校本教材“亲近鲁迅”读本编辑;(3)吴太源校长负责课题工作制度研制以及落实。

教学研究任务:每个成员选定一篇或两篇课文,完成以下系列任务:(1)课文教学资源收集以及精选汇编。(2)教师本人的文本研读。(3)自己撰写的教学设计。(4)教学实录文字(可附视频),教学反思。(5)提炼单篇课文的教学策略。(6)课文教学综述。

                      七、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具体计划

 本课题研究时间是20138月至20158月两年时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8-2014.1)。本课题20134月完成申请立项。本阶段完成的任务有:1.撰写立项书、拟定实施方案;2.开展教师、学生问卷调查;3.研读鲁迅作品以及鲁迅研究文献;4.学习并整理鲁迅作品教学论文以及教学实录等资源。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2月—20156)。这一阶段含三个学期,以学期为单位逐步展开课题研究工作。这一阶段课题研究主要工作有:1.拟订课题研究学期计划;2.开展鲁迅作品教学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究、鲁迅作品专题教学活动;3.学生问卷调查以及访谈;4. 编写鲁迅作品校本教材;5.开展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讲座、朗诵、读书征文等活动;6.开展宣传鲁迅及其作品的活动,比如出黑板报、办班刊等;7.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示、总结会;8.组织课题教师实地考察鲁迅故里绍兴;9.鲁迅作品教学综述。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57月—20158月)。本课题接近尾声,拟做好如下工作:1.鲁迅作品教学县级研讨会;2.整理课题研究资料;3.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4.迎接课题专家组结题验收。

                      八、研究成果形式及使用范围

预计本课题研究成果形式:1.课题结题报告;2.课题组成员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研究的论文集;3.课题组成员关于鲁迅作品的教学设计专辑;4.校本教材《亲近鲁迅读本》三册;5.课题组成员关于鲁迅作品的教学实录(附光盘);6.鲁迅作品学生读书征文选编。

本课题研究成果在县以及以上层面展示、推广。

                    九、课题研究保障制度以及操作办法

1.本课题实行民主集中制管理,设课题管理组,采取有力措施保证课题正常运行以及顺利结题。

2.分工合作,平等自愿。课题组是因课题任务组合的民间学术研究团队,各位成员自觉自愿,尽力而为。大家平等,分工而又合作。

3.课题研究以及成果,能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声誉,因此课题组成员的工作量适当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个人课题成果,属于个人,但课题组有使用权。

4.制定“优秀课题成员评选办法”,开展优秀课题成员评选活动,课题组在一定层面予以宣传、表彰。

5.课题研究任务,采取项目设置、个人主动认领办法。各成员要尽最大努力,按时高质量完成教学研究任务。

 

  2014116

 

附录

课题研究学期计划

 

一、第一个学期(2014.2-2014.7

 

月份

项目

具体内容

负责人

主持人

3

校本教材

七年级“亲近鲁迅”读本

凤元华等

陶得

3

课题讲座

鲁迅先生的时代

历史老师

吴太源

4

课堂教学研究

《社戏》

陶玉萍

范金豹

4

课题讲座

鲁迅的生平故事

 

吴太源

7

课题集中研讨

课题总结、部署

陶文贤

范金豹 吴太源

 

二、第二个学期(2014.8-2015.1

 

月份

项目

具体内容

负责人

主持人

8

校本教材

八、九年级“亲近鲁迅”读本

陶玉萍等

陶得

9

课堂教学研究

《阿长与<</SPAN>山海经>》教学

 

范金豹

10

课题讲座

鲁迅先生谈读书

 

吴太源

10

课堂教学研究

《故乡》教学

 

范金豹

11

课堂教学研究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

 

范金豹

12

学生征文

《朝花夕拾》读书征文

陶文贤

陶得

1

课题会议

课题中期研讨会

 

 

 

三、第三个学期(2015.2-2015.6

 

月份

项目

具体内容

负责人

主持人

2

课堂教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范金豹

2

课堂教学

《藤野先生》教学

 

范金豹

3

课堂教学

《雪》教学

 

范金豹

3

学生讲座

跟鲁迅先生学写作

 

吴太源

4

课堂教学

《孔乙己》

 

范金豹

5

朗诵

鲁迅作品朗诵会

陶文贤

陶得

6

专题研究

鲁迅作品专题教学

 

范金豹

7

课题会议

课题结题预备会

 

范金豹

吴太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