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青口镇大义村地处324国道东西两侧、义溪南岸,古为闽县西集里,是一个古文化发达的村落。近年,因人口增多,裂变为许多个村,大埕村就是其中一个。
大义荣绣陈氏系唐太尉陈檄跟从王潮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檄有三子,次子令图、三子令猷居古灵(今南通镇古城),著名理学家陈襄系令图曾孙。长子令镕,居大义,为荣绣陈氏始祖。大义陈氏历经千年,瓜瓞绵绵,子孙繁衍昌盛,“名宦鸿儒辈出”。从明朝永乐辛丑(1421年)至隆庆戌辰(1568年)的一百多年间,有陈叔刚、陈叔绍、陈炜、陈烓、陈墀、陈达、陈暹、陈朝蓥、陈朝铁九位进士,其中八人官居四品以上,一门显贵,家声冠闽省,誉为“四世九登黄甲、一门八授豸官”。大义陈氏还有“世御史”、“世进士”、“父子三进士”、“同宴琼林”、“兄弟双才子”之美誉。
荣秀陈氏祠堂位于今大埕村,建筑总面积约一千五百多平方米。该祠堂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历代均有重修。1924年,族人集资修葺。2013年,因暴雨侵袭致祠堂一进坍塌,后已修复。1992年,列为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中原保存有皇帝圣旨碑六十八方,现仅存一方明正德6年(1511年)圣旨碑。仅存的圣旨碑为制诰旌奖和褒封山西巡抚兼雁门关提督陈达父陈烓(1489年—1527年)及母叶氏。陈烓,大义人,历任潮州推官、南京御史、广西佥事等职。现在,这方圣旨碑镶嵌在南墙上,端石材质,碑高约1.5米,宽0.7米,厚0.18米。碑额为弧形,两边阴刻双螭图案,中间阴刻“奉天诰命”篆体四个字,两行直刻,字径约0.09米。碑文共三百四十个字,柳体。
碑文如下:
“奉
天承运
皇帝制曰:诏奖贤南能乃朝廷之著典,显扬亲德亦人子之至情。矧(shen)予世宦之良,克绍家传之业,肆加褒宠,实倍常伦。尔浙江按察司佥事致仕陈姓,乃南京刑部山东清吏司主事达之父,麟经世业,虎榜魁名,司刑功著,于郡僚执简风。生于台简,晋居乐府丞,振纪纲贤劳,方拟峻升,勇退遽全乎晚节。矧义方之训,素切于家庭。教今子之才,蚤成乎国器,郞曹列职,方隆禄养之仪。礼典推恩,宜示褒嘉之命,福惟自致,恩岂徒施。兹特封为奉政大夫,职如故,益增门阀之光,安享桑榆之乐。
制曰:子勤将母褒封,实体其情;妻本从夫,品秩亦以其类。典章具在,固风教之所,关今古攸同,实彝伦之当厚。尔叶氏乃南京刑部山东清吏司主事陈达之母,诗礼名家,衣冠良配,性惟贞静,行特端庄。持家敦勤俭之风,睦族播仁明之誉。相夫尽职,扬伟绩于臬(nie)司;教子登庸,著贤劳于郎署。爰因大庆用示褒恩,兹特封为宜人。谅天道之足征,服休光于未艾。
制诰
正德六年六月初三日
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