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道远生态茶
道远生态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56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味传统铁观音,从这杯开始

(2022-03-11 08:23:48)
分类: 生态茶园

著名茶学家陈椽教授在《中国名茶》中评价铁观音:“品质优异的安溪铁观音具有独特的‘音韵’,回味香甜浓郁,冲泡七次仍有余香,堪称茶中之王”。


人们说,铁观音香高、持久,香气如空谷幽兰,灵妙清爽,品尝铁观音,为的就是体验它的“音韵”,感受它的高香鲜醇。


何为“韵”?明代陆时雍《诗锐总论》云:“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也。



品味传统铁观音,从这杯开始



茶的韵味通过香气得以体现,香气的形成与生长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道远铁观音的馨香音韵是怎么来的?


1、花草混生的自然环境形成的层次丰富多样的物种香;2、全产业链生态种植成就的纯净持久天然香;3、纯正的半发酵工艺为之加持的沉稳醇厚酵香。
道远生态茶山周围林木层叠、山间诸多花草树木都有药用价值。茶生树木、花草间,一方面树木的枯枝落叶、花草植物的残体腐烂留在茶园里,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茶树吸收了花草树木的香气,形成了复合型的花果蜜香,造就了道远铁观音丰富多样的“馥郁馨香”的基底。


生态茶园里,花草茶树等多物种混生,形成了完整协调的生物链,各种物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为茶树的生长构筑了“天然的保护屏”。无需使用农药,就能保证茶树良好生长,使茶叶原料不受化学物质污染,遵循自然的规律,使生命完成自然的过程,正季采摘,内含物质丰富,形成了道远铁观音纯净自然的“天然香”。



品味传统铁观音,从这杯开始




有谚语:“茶为君,火为臣。”有好的原料,加之纯正的工艺,才能制作一杯优质的馨香音韵,属于半发酵茶的铁观音尤其讲究这个“半”字,多则过之,少则不足,工艺的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尤其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制茶师来“看天做青,看青做青。”道远茶采用二十多年传统铁观音制茶经验的师傅,按传统工艺加工精制,内含物质的转化加固了道远铁观音茶醇厚持久“酵香”


从种植到采摘加工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在源头上保证茶叶的自然纯正。


纯种的茶树品种、原产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全产业链生态种植的管理方式,工艺纯熟的制茶师精心制作,正是它们一起,铸就了天然纯正的道远生态铁观音清雅的馨香音韵,独特的内在品质。


品味传统铁观音,从这杯开始


道远的生态铁观音茶,品之方能体味,自然清甜的口感,醇厚柔滑,多样的馥郁馨香,清雅持久,茶汤入口饱满的物质感充溢口腔,茶汤过喉,香气仍回荡口腔,且杯底留香,连续数泡,芳香犹在。整体,回甘好,甜度高,耐冲泡。


冲泡品鉴

品鉴道远铁观音时,

可优先选择白瓷盖碗,

沸水冲泡以便充分激发茶香。

温杯不能省,冲泡第一杯可稍微延长时间,

以便泡开茶叶,开个好头,

后面再冲泡才更容易泡出茶味茶香。

冲泡过程中,可根据自己口味浓淡,来对浸泡时长和冲泡次数作调整。


吃茶,做茶餐

自然生长,不用农药、不施化肥、正季采摘,不用外来化学物等,

传统工艺加工制作的道远铁观音茶,

可溯源,可以吃。


品味传统铁观音,从这杯开始
品味传统铁观音,从这杯开始

茶叶炒鸡蛋




来自山野林间,

阳光、雨露、土地、巧匠的献礼

——

道远生态铁观音


品味传统的铁观音,就从这一杯开始了~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XDwJOk9zWic91SvicIDYEic2wxt1Ehoc7HA0VibdA4zCA1mulI5laX7CoJmJg6NyHBq5hicTtm1fQq8S8WsibhWl4Q6g/640?wx_fmt=png&wxfrom=200道远茶铺↓ 品味,源于山林的天然乌龙茶小程序






更多选择
↑点击上图订购









往期阅读:
以茶入食与健康
道远清香型正味生态铁观音品鉴方法——功夫泡法
道远清香型正味生态铁观音品鉴方法——简易泡法
道远浓香型生态铁观音品鉴方法——功夫泡法

https://mmbiz.qpic.cn/mmbiz/UW0pYX3pjsfy5SG8K4mZJ3OibvYfHzF5Thia1rs5ib8X9vibGoH045iaeY92NhKhWibkEOuMS1dGgUHR8CK8DWq4IZog/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品味道远,分享自然之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