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兰洞庭华南五针松群落特征
(2023-11-23 08:55:04)1 论文标题:茂兰洞庭华南五针松群落特征
2 作者信息:王登鸿, 姚 芊*, 陈正仁, 潘鑫章, 蒙惠理, 陆光琴: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贵州
荔波县
3 出处和链接:王登鸿, 姚芊, 陈正仁, 潘鑫章, 蒙惠理, 陆光琴. 茂兰洞庭华南五针松群落特征[J]. 植物学研究,
2023, 12(6): 316-326. https://doi.org/10.12677/BR.2023.126041
4 摘要: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是贵州喀斯特石山山顶、山脊的主要先锋种和建群种,生境恶劣,群落天然更新缓慢,数量极少,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植物。2022年9~11月,在贵州茂兰保护区甲良五针松保护点开展样地调查,研究该区域内华南五针松群落的种类组成、植物区系以及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在3600
m2的样方中,共有植物102种,隶属于47科66属,群落数量优势科为兰科,有4属13种,群落建群种为华南五针松,亚优势种为化香,伴生种为乌冈栎、荔波鹅耳枥、青冈栎、角叶槭。群落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植被特征,科属的分布以热带为主,温带次之,热带成分21科、40属,各占44.68%和60.61%,温带成分11科、9属,占23.4%和13.6%,乔木层以温带分布为主,温带成分科的植物有926株,占乔木总株数的86.62%,重要值为79.25%。群落稳定性较差,乔木层5个频度级的关系为A
< B > C > D <
E,群落不稳定;群落的Simpson指数(0.8886)和Shannon-Wiener指数(2.7795)均小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雨林的Shannon-Wiener指数,群落物种数较少;群落物种丰富度及稳定性高于湖南莽山低于广东,符合纬度梯度分布格局;华南五针松年龄结构呈衰退趋势,随时间推移,有被化香、荔波鹅耳枥等增长型树种取代的可能。
前一篇:今日期刊推荐——《植物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