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客流规律和变化趋势

标签:
北京地铁交通 |
分类: 交通 |
到目前为止,北京地铁已开通运营的线路达到了8条,包括1号线,2号线,5号线,8号线(奥运支线),10号线,13号线,机场快轨,八通线。运营线路总里程200多公里,共有123座运营车站,日客运量400万人次左右。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王凯通过数据调查整理,分析了北京地铁客流规律和变化趋势。
研究发表在汉斯《管理科学与工程》2014年3月的期刊上。文中总结了北京地铁客流特点,包括以下:
规模:客流总量较大。北京地铁全网日均客流总量约为400万人次/日,全网平均日客流强度为2.18万人次/公里。就各线客流强度来说,最大的为2号线,高达到4.06万人次/公里。
构成特点:换乘比例较高(全网换乘比例43%),刷卡进站比例高。从地铁5号线开通、单一票制票价等政策的实施以来,北京地铁网络初具规模,网络效应初步显现,乘客换乘系数普遍较高,全网乘客平均换乘系数达到了1.74次,全网换乘比例达到了43%。
时间分布特征:高峰小时系数较高,通勤出行为主(早高峰全网13.61%)。北京地铁早高峰小时系数普遍较高,各线都在12.8%以上,全网为13.61%,说明北京地铁主要服务对象还是通勤出行。各线比较,13号线最高,达到16.07%,其郊区线特征明显,2号线最低,符合中心区环线地铁的特征。晚高峰相对早高峰要平和一些,全网晚高峰小时系数平日为12.18%。周末没有明显的早高峰出现。
空间分布特征:高峰小时各站乘降量差别较大,断面流量较高,方向不均衡明显,高峰供需矛盾明显。北京地铁各线早高峰小时断面客流量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其中地铁1号线达到了3.6万人次/小时。北京地铁高峰小时最大满载率都超过了100%,各条线路在高峰小时最大断面都是超载运行,北京地铁需要在高峰时段提高运力、协调公交和地铁的关系等方面多管齐下,以保证乘客安全的情况下提高地铁服务水平。
乘客出行特征:平均乘距、换乘次数较大。地铁作为一种高成本、高效率的快速交通工具,在城市交通各方式间,应该是起到骨干作用,以吸引长距离出行乘客为主,通过调查,北京地铁乘客在地铁网络中乘距平均约为12公里,说明乘客选择地铁出行以明显的长距离为特点,地铁在交通网络中的骨干作用初步显现。(编译/龚珊)【了解更多请选择尔湾阅读--本文版权属于汉斯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