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低段语文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能力的研究 结题报告

(2017-12-24 16:14:02)

未央区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xxyw033

课题名称

小学低段语文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能力的研究

负责人

王庆文

所在单位

西安经开第六小学

结题报告

关键词

小学低段    重点词语   理解课文  

结题

报告

摘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阅读则是达到目的的重要途径。阅读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助于信息输入强化记忆,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和审美情趣。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往对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耗时少、收效大的做法。 《课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可见,联系上下文,引领儿童在具体的语境中触摸字词,抓住关键词品味语言,把握课文意蕴,是优化字词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在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和人才日益成为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决定性因素和最重要的资源。国与国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创新能力的特殊功能。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练习。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形式上很热闹,似乎有了创新,但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阅读则是达到目的的重要途径。阅读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助于信息输入强化记忆,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语文教学阅读活动实质上是学生与作者以文本为媒介的对话活动,阅读活动中意义理解的本质就是学生与文章(作者)之间情感和理智的交融与同构。它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低段学生又该怎样高效的去阅读,就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每篇课文都是由字、词、句、段、篇组成的,要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要善于抓住那些主要的、关键的词语,以点带面,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文本,是学习语文的一种策略,是语文教师值得探索的内容。所以,培养低段学生如何抓住重点字词理解阅读的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校低年级的学生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方面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探讨。主要情况包括:学生虽然对阅读很感兴趣,但是在读完后,不能深入的进行理解,有时候还会出现理解偏差的情况,但是低段的孩子较小,如果通篇去讲解课文,会导致孩子出现阅读疲劳,无形中让孩子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并导致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于此同时,很多家长也只是单纯的让孩子去读书,虽然书读了很多,但是各项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针对以上情况我校语文组决定对“小学低段语文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随着我们对语文教学的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标识,它的培养是何其重要。而阅读是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往对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耗时少、收效大的做法。语文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最重要的就是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让学生对语言文字具有敏锐而又丰富的感悟能力。而我们常常关注的是如何把一节课上好,如何上得出彩,而不去思考如何上得有效,上得让学生有所收益,好好写字、积累语词常常被看作落伍的做法。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新课标也说:“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只有学生在运用语言的实践中感知语言、领悟语言才能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才会由衷地对语言文字产生深厚的情感。

《课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可见,联系上下文,引领儿童在具体的语境中触摸字词,抓住关键词品味语言,把握课文意蕴,是优化字词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紧扣文本精心选取关键词,进行理解、揣摩、品味、赏析,从而达到把握课文意蕴,形成语文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 从国内外研究的发展看,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学生语感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成为今后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人们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在此提出了本课题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能给教授低段学生的老师在教授阅读方面以借鉴。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通过本次的研究,希望学生能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以及阅读的效果,具体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1.能准确地理解字、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2.阅读一般的或较复杂的记叙文,抓住关键词能理清层次,能正确理解文章思想内容,领会和分析语言特点和表现方法。

3.阅读一般的或较复杂的文章,根据一些显性词能理清层次,领会内容的科学性和语言的准确性,能分析文章所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能区分不同类型的说明文的特点及侧重点。

4.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能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抓住关键词能迅速从阅读材料中获取所须的信息。

5.能充分运用注释及背景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些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都与抓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分不开。学生由于年龄小,理解能力毕竟有限,因此,教会学生抓关键词,领悟文章的意思是一种常见,又具有实效性。

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有些字词离开了语言环境,往往难以理解。所以教学中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字词。可以找出该字词的相关语句;可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把握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或者借助前后文决定取舍,这是针对一词多义的词而言。其次,在领会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方面,要注释、疏导对学生阅读造成障碍的词理解句意,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意。这里关键词不等于生字新词,而是指在句中起关键核心作用的词;也可以借助句法知识理解句意。有些长句可用缩句的方法来理解,有些复句可借助内部的逻辑关系来理解,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要抓住修辞部分重点理解。    

 读能启思,深思后必有果。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抓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训练,学生经过抓关键词、角色体验、想象、细读品悟等方法,就会习得这一阅读技能。

二、小学低段语文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能力的研究研究的方法、步骤和举措

1、加强学习:课题组成员通过集体备课,课例分析,集体教研,网络学习等方式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个人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2、科研方法:本课题研究主体为一年级、二年级全体学生,主要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并根据需要和可能配合使用其他方法。

3、效果检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情况与以前进行对比分析,获得相应的数据;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积累能说明效果的典型事例。

4、研究周期

(1)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7年1月——2017年3月):

①、重点工作为成立课题研究小组,选定课题;

②、进行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

③、进行课题论证和申报;

④、制定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探索阶段(2017年3月——2017年9月):

①、组织课题成员学习新课标等基础理论,并深入实践研究。

②、各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开展具体研究,重视个案积累根据各个阶段的研究侧重点,及时总结反思,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重点工作为在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究,分别从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3、完成阶段研究报告,及时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课题结题总结阶段(2017年10月——2017年12月) :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整理研究成果,进行结题汇报。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关键字、关键句的教学应该说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字词句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知识,也是朗读的起点。重点词句可以为我们的朗读起到提示作用,”要读懂一篇文章,一个段落,必须从读懂每一个关键词、关键句开始。为此我们课题组通过研究形成以下观点:

一、抓住文章中的重要词语。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材料。词语的结合就构成了一句句话、一篇篇文章。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否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阅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志。因而“重要词语”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学生没有能够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注意到这一特点,巧妙、灵活地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语言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怎么样抓住关键词语呢?

课堂上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关键词对文章进行总结、概括。最常见的就是上课时所写的板书,板书的用词是最精炼的,就能概括文章的。所以可以在教学中我们尝试让孩子设计板书,已达到对文章理解力和概括力的提升。

教师在备课时,要抓住本文的中心问题,并围绕中心问题,有针对性的预设问题。

利用文中重点词语进行说话训练。在学完一篇文章后让学生利用在课堂上所学的重点词对文章进行描述,学生在环节中积极性很高,而且把词语进行了巩固、概括全文、说话练习集于一身,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真可谓一石三鸟。

抓住文中重要句子。要读懂每一篇文章必须从读懂每一句话开始。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交给学生理解句子的方法。下面是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众多词义的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完成的句子,有些时候,一个句子的不理解,正式由于关键的词没有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句子。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哦,每个句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句子与句子,句子宇段落、与文章之间都是有密切联系的,理解句子不能只停留在理解句子上,而是要把他放到整篇课文中去理解。

以上是我们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我们课题组成员将继续努力,研讨出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理解课文方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及在教学中对课题研究成果的运用,我们课题组成员发现,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有一定的提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较轻松的找到文本中的关键词,低段学生的年龄,所以有些关键词的理解对于低段学生来说较困难,必须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课文的理解。所以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一些方法理解关键字,如给关键字找近义词或反义词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还可以找到关键词所在的句子,结合该词的所在句子的上下文来理解。

再次部分学生如果不在老师的引导下,无法准确的找到文本的重点词语,导致理解文本效率不高,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把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重点词语作为一个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决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我们方法正确,持之以恒,不断训练,就一定能提高。作为老师、家长,在阅读理解训练中,我们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放松,才能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收到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