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2018-04-20 09:12:24)教学目标:
1、知道说明文文体知识。
2、明确说明文常见考点。
3、掌握常见题型的做题技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知道说明文文体知识。
2、明确说明文常见考点。
难点:
掌握常见题型的做题技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说明文文体知识回顾:
1、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
2、说明文的分类:
(1)根据语言特点分为:一般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
(2)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3、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说明文的结构形式:
总分式、递进式
5、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资料(引用)、作诠释、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摹状貌、列图标
6、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
三、说明文常见的考点:
(一)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什么是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2、什么是说明对象的特征?
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它,才能说明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3、怎样判断说明对象及特点?
(1)看题目。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3)挑语段中的关键词、句。
4、练一练。
(二)理清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
古--今;春--冬;早—晚;开始—结束……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
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3、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说明。
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主要--次要;一般--特殊……
4、说明顺序的归纳方法:抓住显著语言标志:
(1)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
(2)空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
(3)逻辑顺序就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
5、练一练。
(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说明方法辨析 (语言标志)
举例子:例如、比如、譬如,据说……
列数字: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与年代区别)
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
作比较:也、而、相对于、较……
下定义:科学、完整,判断句(是、叫、称为)
打比方:  
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引资料 :  
2、说明方法的作用答题技巧:
这一句(段)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事物的… …特点,起到… …的作用。
3、练一练。
(四)说明文语言特点:
1、关于说明文语言试题的解析
题面为:“文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题规范:一般是“不能删去”。
理由: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换后(删掉)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或不符原意,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等等)。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练一练。
四、小结。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