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师生共读一本书的行动研究(结题报告)

(2016-10-17 21:28:35)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要求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而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传统的教学只是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忽视知识获取的过程、方法,尤其是“应试教育”,以功利性为价值取向,以传授灌输为特征,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为重点,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唯一依据,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命的活力,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学生缺乏个性。

有句话这么说:师生共读一本书是学校一道最美的风景。也有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可见,阅读的重要意义。而中学阶段,由于考试压力到来的使学科学习任务繁重,学科的重视程度有所偏颇,不重视阅读,不重视审美。这在审美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阶段来说,是令人担忧的问题。事实上,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中学教育将影响其一生的价值追求、审美观点的形成。所以,我们更加坚定不移地行走在阅读的路上,希望引领孩子们通过阅读,能够收获积极的思想、健康的人格,品味到生活的美好。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制定活动计划,建设班级读书活动制度,含读书目录,读书时段、内容安排,指导预设,反馈资料等,及时将班级读书活动资料建档,倡导每一个师生有好书读,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2.每天、每周固定师生共读时间,如知识竞赛、征文、演讲、读书笔记评比、读书节活动,真正实现阅读悦读

3.与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班队活动相结合,打造特色书香校园,构建最理想的成长文化生态。

4.推进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家庭建设,让学生在读书中得到更好的成长,让家长在陪孩子读书中得到新的学习,同时也让老师在开展读书活动中得到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研究,以教师的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其终身发展打基础。

2.通过研究,实现语文课内外阅读时间的最优配置,最大化地促进阅读训练的有序和高效。

3.通过研究,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去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4.通过研究,让师生共同体验阅读的快乐,语文的快乐,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好。

四、课题研究的途径

1.精心制定计划

根据初三年级的推荐书目,齐心甄选,所选书目文质兼美,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

利用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的时间,统筹安排阅读计划.

     2.加强方法指导

摘抄积累与随文思考结合,阅读感悟与生活体验融合。为避免随意,更好地指引方向,可以将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利用周末或者是长假,为学生精心准备相关的阅读要求,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精细化阅读。平时,即使要求学生泛读,也要为他们准备提纲挈领的题目,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丰富意蕴。

    3.教师引领示范

师生同读一本书,给学生以一种榜样的力量。用教师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以教师阅读的情激起学生阅读的情。教师的示范引领:随文批注和阅读摘录饱满而充实,阅读感悟深刻而朴实,摘抄字迹清秀而工整,会深深影响学生。

    4.入卷深度考察

在语文检测中,可以从该书中挑选文章,作为阅读理解,进一步考查学生的领悟程度。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1.施燕在2015.12的《校长》,发表论文《经典为生命领航》。

2.在全国新教育开放周活动中,吴卿卿作了题为《书香浸润心灵,经典导航生命》师生共读经典课程讲述。

3.施燕执教空中课堂《格列佛游记名著阅读指导》2课时。

4.施燕、吴卿卿、黄相如的《师生共读,浸润心灵,导航生命》课程,荣获海门市一等奖。

5.指导学生发表或获奖的习作多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