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多吃点,不要减肥,晚上不要出门,照顾自己,常回家,给你做你爱吃的。”前些天一封27字的简短家书感动了无数网友。在现代通信方式高度发达的今天,写家书似乎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今天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古人的家书,温习那些遥远的感情。
杜诗说“家书抵万金”,古人因为战争、科考等原因远离家乡,家书是他们联络感情和信息的唯一渠道。古代交通不发达,一封家书的传递往往要经过数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唐诗中每每有“家书到隔年”“间岁家书到”等句子。家书无论对于异乡的游子还是家中的亲人都是一份漫长而忐忑的等待。这种等待的感受是我们今天使用手机和网络通讯的人们所无法体会的。
家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家常琐事的诉说,也有学问之道的探讨;有时事新闻的传递,也有旧说典故的求证。譬如在著名的《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写信,小至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如交友和旅游的内容,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如用人、修身、学习、理财等内容都有涉及。
前一篇:《闲情偶寄》中的养生
后一篇:圈儿信和无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