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31.《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崔白(北宋著名画家)(博客)

(2022-09-03 10:31:50)
标签:

文化

历史

收藏

时评

831.《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崔白(北宋著名画家)(博客)

(—上接830.《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李成(五代宋初著名画家))

1、崔白概述

崔白(10041088),字子西,濠州(今安徽凤阳)人。熙宁初,诏与艾宣、丁贶、葛守昌画垂拱殿御启鹤竹各一扇,而以白为首出, 因补图画院艺学,升任待诏。北宋著名画家。

崔白擅绘花竹、翎毛,亦长于佛道壁画,画艺精妙绝伦,尤长于写生。所画鹅、蝉、雀堪称三绝,尤工秋荷凫雁。一变宋初花鸟画装饰图案的花鸟画风,成为北宋画坛的革新主将,颇受当时和后世画坛尊崇。

崔白代表作品有:《双喜图》、《寒雀图》、《秋蒲蓉宾图》等。

2、崔白名片

    崔白

    字子西

    中国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址 濠州(今安徽凤阳)

出生日期 1004

逝世日期 1088

    画家

曾任官职 画艺待诏(从九品)

主要作品 《双喜图》、《寒雀图》、《秋蒲蓉宾图》等

3、崔白简介

崔白活跃于宋神宗前后时期,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做民间画工,生活颠沛流离,后来有很多人都为他的不得赏识打抱不平。米芾在他的《画史》中说:在嘉佑年间(10561063),公卿贵族们的收藏一味求古,多是阎立本、韩滉一类画家的赝品,而对崔白这么优秀的当代画家的画作,却熟视无睹。

直到1065年,相国寺因为遭雨被部分破坏,崔白奉旨参加了此次壁画重绘,工程大约在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结束,崔白此后被召入宫廷画院,时年已逾六十,后又升任待诏。但其很受神宗赏识,并特批如果没有御旨,任何人不得安排崔白作画。

崔白于1088年去世,享年85岁。属于古代高寿画家。一生作画甚丰,仅《宣和画谱》就载入其画作241幅。但其真迹存世极少,大约十幅左右。

4、崔白绘画艺术

北宋宫廷的花鸟画,前期主导风格是以黄筌、黄居父子为代表的“黄家富贵”一路,他们对于物象的刻画极为细致、逼真。被宫廷画院奉为花鸟画的楷模达百年之久。而取代黄筌父子工笔重彩画风者,则是宋初以崔白为代表的新派画家。崔白的画法淡雅变通,给北宋宫廷坛带来新风。

崔白的画风在于创新,善于“扬弃”。他既继承吸取了黄家画风的优秀精华,又大胆地抛弃了千篇一律的宫廷闲逸仕女、花鸟工笔的俗套。其笔下的山水人物集传统工笔和一统水墨于一体,画面既绚丽,又端庄,雅俗共赏。读者观后无不称快,沁人心脾。崔白的花鸟画震动了当时的画坛,从者甚多。画坛开始崇尚新意,深入写生、写实,这种趋势到宋徽宗赵佶时期,已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崔白的人物山水画,采取工笔水墨相结合的画法。人物写实,自然写真;花鸟动物写意写真并举;画竹、草、树叶采用双钩填彩法,画荆棘则是没骨法染画而成;树叶中的叶脉有时也掺用没骨法;画树干则以粗放的笔意描绘,且笔锋的折转变化极为明显;画土坡侧笔放胆挥毫,虽粗细笔调共处画中,但相融和谐,颇增活泼之意。或许是由于崔白放逸的个性,才敢跨出时代的限制。

5、崔白著作作品

崔白一生作画甚丰,但其作品真迹存世很少。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寒雀图》一幅;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双喜图》一幅;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双喜图》、《芦雁图》、《竹鸥图》、《枇杷孔雀》等7幅。算是存其作品较多的博物馆所了。民间藏量也较少。

崔白其它作品还有:《花鸟图》、《秋兔图》、《山茶黄雀图》、《竹枝山雀图》、《藕塘双兔图》、《秋汀白露图》、《茄子图》、《雪景芦雁图》、《云鹤图》、《枯木小鸟图》等。

6、崔白《寒雀图》欣赏

《寒雀图》,作者:北宋著名画家崔白,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101.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引首有清乾隆题首:“意关飞动”;尾纸有明文彭题记;画幅款识:“崔白”;有清乾隆御题诗;有鉴藏印17方;清乾隆、嘉庆、宣统年间收藏印46方。

图绘枯木及九只麻雀飞动或栖止其间的情景。九只小雀依飞鸣动静之态散落树间,自然形成三组。该图构图巧妙,布局得当,在动与静之间既有分割又有联系。作者以干湿兼用的墨色,松动灵活的笔法,描绘麻雀与树干。麻雀用笔干细,敷色清淡;树木枝干多用干墨皴擦晕染而成,无刻划痕迹。明显区别于黄筌画派花鸟画的创作技法。

作者并没有侧重去刻画麻雀飞鸣、腾跃、抓痒、憩息、俯仰、窥视等各种不同的姿态和神情,而是把禽鸟“地偏无人之态”的天然情趣,描绘得活灵活现。在那寒凝大地的自然界里,万物都处在宁静寂灭之中,而作者却别出心裁,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几只活跃跳动的小小麻雀,给荒寒的自然景色增添了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不息。

7、崔白《双喜图》欣赏

《双喜图》,作者:北宋著名画家崔白;《双喜图》共有两幅,画面略有不同,皆为绢本,设色。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本尺寸为纵196.8厘米,横12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尺寸为纵193.7厘米,横103.4厘米。图中树干上有作者款识:“嘉祐辛丑(宋仁宗嘉祐六年)崔白笔”。画幅上有宋理宗的内府收藏印:“缉熙殿宝”;明太祖时清点前朝遗物的点验章:“司印”半印;以及其他明清收藏印记。树干间有隶书小字题款:“嘉祜辛丑年崔白笔”。

《双喜图》原名为《宋人双喜图》,曾一直被认为是宋人佚名的作品,直到20世纪才有研究者于画面右侧树干上,发现有“嘉辛丑年崔白笔”的墨笔题款,这才被认定为崔白的作品。“嘉佑辛丑年”为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年),此时正是崔白晚年画艺非常成熟的时期。

本图描绘深秋时节,寒风萧瑟,枯木衰草,落叶凋零,呈现出一派秋风肃杀的冷峭凄凉景象。对于整幅画面中的两只灰喜鹊之间,灰喜鹊与野兔之间,鸟、兽与自然环境之间,刻画得生动自然,情景交融,充分表现出它们之间相互呼应的关系。画中各物在作者的笔下蠢蠢欲动,充满自然野趣。可见,崔白此图是一幅情景交融的佳作。

据传,这幅《双喜图》的背后,还隐藏着一桩凄美爱情故事。当时熟悉此图文人墨客,都知道站在树枝上那只鸟代表着宋仁宗的福康公主,当时这位公主被父皇做主下嫁给了大她几十岁的驸马都尉李玮。但是公主却喜欢一位前省內侍梁怀吉,公主想求皇上让自己嫁给梁怀吉,但是皇上不答应,于是公主就神经兮兮了。画家崔白知道这一凄凉的爱情故事后,深有感触,就画下了这幅图画。画中那只兔子代表驸马都尉,而飞来的那只鸟儿则代表前省內侍梁怀吉。可是崔白画完后不敢在在画中署款,因为这是一幅有违皇命的作品。所以非常机智的把自己的名字以非常小的隶书字体写在了树干上。

8、崔白绘画作品艺术欣赏:

831.《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崔白(北宋著名画家)(博客)

831.《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崔白(北宋著名画家)(博客)

831.《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崔白(北宋著名画家)(博客)

831.《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崔白(北宋著名画家)(博客)

831.《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崔白(北宋著名画家)(博客)

831.《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崔白(北宋著名画家)(博客)

831.《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崔白(北宋著名画家)(博客)

831.《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崔白(北宋著名画家)(博客)

831.《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崔白(北宋著名画家)(博客)

831.《中国历代书画家小传》—崔白(北宋著名画家)(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