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季加孚、郭军、柳晨,品牌医生的日常

(2016-03-01 15:31:39)
标签:

季加孚

郭军

柳晨

品牌医生

分类: 医院新闻

  任何职业都要有悟性,医生这个职业更是如此。总有人说“这个人不适合做这样工作,但他做其他工作能做好!”我不这么认为,一个人一样工作做不好,其他工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没有人天生就适合做一种工作,无论做什么都要用心才行。做医生要求更高,付出的汗水更多。

  介绍三位我们医院的医生,在他们光鲜亮丽的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外科专家季加孚、黑色素瘤专家郭军、介入穿刺活检专家柳晨,看看他们是如何练就自己成为品牌医生的。

季加孚

http://photocdn.sohu.com/20160301/mp61206149_1456816876616_2.jpeg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24小时预约电话:010-83066908

  出诊地点:北京肿瘤医院国际诊疗中心·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北京市丰台区万丰路69号)

  季加孚是全国知名胃肠外科专家,也是我们现任的院长。说起他的手术,在中国无论是同行还是患者都没有什么可争议的是顶级高手。我95年是以急诊心内科医生调入这个医院,负责全院急诊会诊和任急诊科主任,当时只有30出头,是这个医院最年轻的科主任了,由于刚刚搬入新院区,没有多少患者,所以大家在门诊坐等着患者上门来,现在每每说起这事我们都感慨万分。

  当时的急诊就是全院的一个收容站,什么晚期的、复杂的、突发状况的都送到急诊,晚期消化道癌肠梗阻的特多,由于对这个情况了解不多,急于给患者解决痛苦,总是找季院长手术,我都跟着季院长上台拉钩过。那时没有上班、下班的概念,什么时候找他都在病房,后来我们在失败中逐渐知道什么样的患者可以做,什么样的患者不能做手术,经验就是这样积累的,所以挂在季院长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医生的成长最要感谢的是患者。

  98年我们现在的这几位院领导都与我一样大,年轻人每到周末一起玩儿,有一天季院长说:伙计们,咱们不能这样“混了”,一定要修炼自己,提高自己才能在今后的医疗界打出我们自己的天地,于是大家出国的出国,进修的进修。季院长去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现在的胸外科专家杨跃、沈琳、郝纯毅主任也都去了美国进修,我去了医科院肿瘤医院拜孫燕、储大同、王金万为师,后又于2007年到美国进修。

  回国后这些人都成为了学科带头人,在自己的专业上渐渐成为了国内知名学者。在他们成功的背后是辛苦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

郭  

http://photocdn.sohu.com/20160301/mp61206149_1456816876616_3.png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24小时预约电话:010-83066908

  出诊地点:北京肿瘤医院国际诊疗中心·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北京市丰台区万丰路69号)

  院长大概是2004年调入医院的,当时他来后没有专业方向,在内科各个专业科室转科,计划在消化内科3个月,结果他1个月就跑了,我问他为啥,他说查房时你们几个人一个眼神、半句话就彼此知道什么意思,太快了,跟不上你们的节奏,都不知道听你们谁的。

  其实他是在找自己的专业方向,现有的几个专业他插进来会很慢,所以他选择了内科没有人做的黑色素肿瘤和肾癌,这哪里是我们医院没有这专业,全国都没有人关注。

  他申请了CSCO黑色素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他们分会场我去看过,会场只有他们科的几位大夫和寥寥无几的医生,场面相当的尴尬,但是他信心满满,扬言要站在国际舞台上,我真心为他捏一把汗,但是,短短的十几年,他成功了,他不但是国内知名黑色素肿瘤专家,他还真的站在了国际舞台上。在他光鲜的背后有多少汗水有谁知道哪?他是用心做的,真心是蛮拼的。

柳  

http://photocdn.sohu.com/20160301/mp61206149_1456816876616_4_th.jpeg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24小时预约电话:010-83066908

  出诊地点:北京肿瘤医院国际诊疗中心·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北京市丰台区万丰路69号)

  在他没有来我们医院的时候就知道他,作为肿瘤科医生,优势没有患者的病理很急人,因此也不管认识不认识,有患者需要穿刺活检是就写一个纸条让患者带去加号,每次患者都高兴的回来,不但穿刺成功,而且大赞柳大夫技术高、负责任。

  我一直以为有这么好的技术应该是一个高年资医生,至少应该在50岁左右了,直到去年他调入我院,在一次院内学术会上,一个年轻的帅哥走过来与我打招呼“张老师您好,我是柳晨!”我当时下巴差点掉下来,不是因为太帅了,而是因为他太年轻了,80后,刚刚30出头,我太了解医生这个行业,他这么年轻就把穿刺活检这事做到国内知名,这哪里是一般两般的努力和用心呀,一定是较常人付出了更多...更多的努力。他告诉我每年有几千例的患者穿刺活检,这工作量和风险承担就不是常人可以承受的压力。。。。

  事在人为,用心做事才能成功!医生职业辛苦,但是既然选择了医生就要努力做到最好。每一位知名专家必有更多的付出,光鲜的背后是汗水……

  努力吧,年轻的医生们,只要用心了、努力了,你们也能成功!

  来源:新浪微博/作者:@东大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