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染性蹄病的病因,防治及管理

(2022-06-09 14:17:33)
标签:

腐蹄病

牧场

牛蹄病

蹄浴

养牛

传染性蹄病的病因,防治及管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继乳腺炎和不育症之后,蹄病成为影响全球奶牛的三大问题之一,导致产奶量下降、经济损失和奶牛福利问题。临床蹄病通常用抗生素治疗,但抗生素残留也是牧场管理者需要重视的问题,这也使蹄病控制成为奶牛养殖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因此,预防蹄病成为牧场管理和可持续生产的重点。迫切需要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畜群内蹄病的发病率。

传染性蹄病的病因,防治及管理
非传染性蹄病

传染性蹄病的病因,防治及管理
传染性蹄病

       奶牛蹄病分为非传染性的(白线病、蹄底溃疡、蹄底出血、趾间增生)和传染性的,包括疣性皮炎 (DD)、趾间皮炎、腐蹄病。疣性皮炎、跖间皮炎和腐蹄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在整个奶牛群中长期传播。疣性皮炎和腐蹄病都是蹄部疾病,疣性皮炎表现为蹄平面上的蹄疣溃疡通常延伸到趾间间隙,而腐蹄病是一种导致蹄部腐烂的坏死性传染病。从传染性蹄病中分离出的微生物多种多样,不容易分辨其病原体。如今,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科学家们分析出导致蹄疣的主要病原体为密螺旋体。与蹄病相关的其他病原体还包括伯氏疏螺旋体、拟杆菌属、支原体属、弯曲杆菌属和亚洲变形虫,其中坏死梭杆菌与奶牛的腐蹄病密切相关。

       奶牛长期生活在粪便尿液堆积的环境中,排泄物中的氨类物质会使蹄角质和皮肤软化破损,导致病原体入侵。高温潮湿也会导致蹄病加重,使传染性蹄病难以根除和控制。
微生物实验室技术的进步,如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分析,提供了对奶牛传染性蹄病的深入了解。螺旋体是与疣性皮炎相关的细菌物种,在实验室环境中极难培养,在患有疣性皮炎的奶牛身上也很难分离和确认这种病原体。疣性皮炎分为5个时期,早期称为 M1期,跖间有一个小的无痛性肉芽肿区域,M2期出现明显的疼痛性溃疡,M3期是治疗后的愈合阶段,M4期是具有增殖感染性的慢性阶段,M4.1期是在M4期的基础上出现M1期的症状。通过 PCR 方法鉴定的密螺旋体在蹄疣病变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差异,共存在六组密螺旋体:T. denticola、T. maltophilum 、 T . medium、T. putidum、T. phagedenis和T. paraluiscuniculi。此外,这些密螺旋体可以进入组织深部,导致临床蹄疣容易复发。在患有疣性皮炎时,奶牛产生的抗体不足以对抗感染,所以极易复发。

       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坏死梭杆菌在环境、牛瘤胃和粪便中广泛存在,是奶牛腐蹄病的主要病原菌。坏死杆菌所产生的几种毒素,对白细胞、巨噬细胞、瘤胃上皮细胞和肝细胞具有细胞毒性,特别是白细胞毒素与受感染动物的肝脏疾病有关。感染坏死杆菌易诱发败血症。其他可能与腐蹄病有关的微生物包括Prevotellamelaninogenica、Porphyromonas asaccharolytica和Porphyromonas levii。慢性腐蹄病还表现为蹄部肌腱和骨组织的长期感染,并对抗生素无反应。

       传染性蹄病的病因有很多种。因此,判断风险因素对于传染性蹄病预防至关重要。在确定最佳预防措施时,必须考虑奶牛、畜群和牧场级别的风险因素。严重导致奶牛传染性蹄病的风险因素包括农场管理、营养管理、饲养环境、动物遗传学以及各种育种条件和技术。有些奶牛会多次感染蹄疣,但有些则不会被感染,这与个体奶牛对蹄疣的免疫力有关。

       据统计,荷斯坦牛及其杂交品种比其他品种更容易感染。由于生活环境变化,初产奶牛患蹄疣的风险更高,尤其是产后的第一个月。此外,围产期牛的奶牛蹄部结缔组织发生变化,这也会降低蹄部皮肤的抵抗力,最终促进病变发展。通过观察发现,还有许多情况会导致传染性蹄病发病率升高,如天气干旱时,腐蹄病发病率会上升。在泌乳的前两个月,奶牛腐蹄病的发病率也大大提高。健康牛蹄的生长、形成和角化与奶牛营养也密切相关,矿物质(钙、锌)、维生素、氨基酸(半胱氨酸、蛋氨酸)和脂肪酸(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都是健康牛蹄形成所必需的,如果营养不平衡,就会导致传染性蹄病的发病率升高。体重过轻的动物比身体状况和体重良好的动物更容易患传染性蹄病。年龄方面,青年牛患蹄疣的概率比老年牛要高许多。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对奶牛蹄部组织产生影响,从而促进溃疡、细菌定植和疾病发展。饲舍环境差,粪便尿液堆积,蚊蝇数量大,垫料舒适度不够,也都是导致奶牛传染性蹄病屡发的原因。在拥有自动挤奶系统 (AMS) 的农场中,位于挤奶通道的蹄浴池内药液更换不及时也容易成为传染性蹄病的传播途径。有研究表明,在进行修蹄时,剃刀如未消毒,也会将患病奶牛的病原体带给健康牛,造成大规模传染性蹄病。

       蹄病初期往往容易被牧场工作者们忽略,这也是导致传染性蹄病患病率高的原因之一。经常对奶牛进行步态评分可及早发现蹄部问题。步态评分从1到5分为5个等级。

传染性蹄病的病因,防治及管理

       除步态评分外,还有许多技术,包括压力伤害感受法 (PNT)、生理参数、生物标志物(细胞因子和急性期蛋白触珠蛋白)以及临床跛行奶牛中炎症基因的表达,都可以用来评估奶牛传染性蹄病。这些新方法在检测奶牛传染性蹄病方面也很有效。与所有传染病一样,预防传染性蹄病至关重要。为预防蹄疣、腐蹄病等传染性蹄病,需要注意感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动物。


       由修蹄工或兽医进行的修蹄 (CT) 是农场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可以有效控制传染性和非传染性蹄病。修蹄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在泌乳中期修蹄的奶牛蹄病的发生率较低。修蹄也会增加修蹄后的几周的躺卧时间和采食时间。对于蹄疣,通过修蹄调整趾间缝隙,可以减少间皮肤与粪便的接触。修蹄设备的消毒对于防止修蹄时的病原体传播也是必不可少的。


      大脚板喷淋式蹄浴系统是目前国内理想的蹄浴系统,它解决了传统蹄浴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传染性蹄病的病因,防治及管理

传染性蹄病的病因,防治及管理

传染性蹄病的病因,防治及管理

       预防和早期治疗是控制奶牛群传染性蹄病的关键。

 

       在泌乳的各个阶段及早发现传染性蹄病也将降低牛群中乳腺炎的风险。随着全球集约化畜牧业的增加,蹄部健康的重要性无疑将变得更加明显。控制或预防奶牛群的传染性蹄病仍然是牧场工作人员和兽医面临的巨大挑战。

传染性蹄病的病因,防治及管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