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强先生珍贵文献——陈式太极24肘(上)

标签:
冯志强太极文化混元太极拳陈式太极拳肘法 |
分类: 混元太极 |
这套肘法按照动作的走向、劲道的区别分为十二种。为使体态和技能得到均衡的发展,师辈要求每种肘都要一左一右地对称练习,故称为“二十四肘”。
肘的出击路线短、速度快,且由于两手的遮掩,其意向颇具隐蔽性。在求柔化刚发劲时,偶尔用肘也要求点到为止,切勿莽撞发肘,以免误伤同好。
以下介绍的是各种肘法的单式练习。学练者在在掌握了动作后,可将每种肘法的左右式动作连接起来进行多次重复单式动作的组合练习。谙练其中窍要之后,即可打破各种肘法间的界限,互相穿插、自由连结各种肘法进行变式组合进行。
初习时要倾心摸索各种肘法蓄劲、发劲的的最佳转换时机,探求流畅的出击路线,恰当地运用短促的屏息之功,催动全身爆发出最大的松弹之劲。久而久之,出肘时便可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单式或组合动作练习时,每种肘法均由无极式开始,引气下行丹田后,才能开始各种肘法的练习。做完一组动作后,收势时要两掌由头上经面前徐徐下降至腹前,默立片刻后再进行下面动作的练习。
为了便于读者看清某些侧面动作,附加了正面的图示。图中左手、左脚的动作用虚线表示,右手右脚的动作趋势用实线表示,箭头表示下个动作的止点。
两腿开立同肩宽,两臂自然垂于体侧,双目平视前方。预备姿势站好后,排除一切杂念,徐徐引气下行,心静神宁体松地默立三至五分钟。(图1、附图1)
起式
动作一:两手手背朝前,以手带臂缓缓向前上方绷抬至腕与肩平;(图2、附图2)
http://s9/small/004ixOg5gy70TUgAQeke8&690作二:两肩略向下沉塌,两臂循意念之引领慢慢向前舒展,两手手指随之前伸,呈前挤之势;(图3、附图3)
动作三:随两腿略屈,身体重心微微下降,同时两臂微屈肘,手腕松沉落向腹前;两眼随势均力敌转看前下方。(图4、附图4)
动作四:两腿继续下蹲,两掌按落于胯侧。随着重心下降要做到松腰、圆裆、开胯,内气沉降于丹田之中。然黯然静立片刻之后,两腕放松,指尖下垂指向地面。(图5、附图5)
http://s4/small/004ixOg5gy70TUGsxh123&690
一.
动作三:右脚向前一步,身体骤然左转;随转身右臂屈肘,前臂竖直,拳心朝内,于上步的同时右肘向前撞出;左肘向后挂击,左拳收至左胯侧;眼看右拳。(图8)
http://s10/small/004ixOg5gy70TUYX9kRd9&690
动作三:左脚向前一步,身体骤然右转;随转身左臂屈肘,前臂竖直,拳心朝内,于上步的同时左肘向前撞出;右肘向后挂击,右拳收至右胯侧;眼看左拳。(图11)
http://s1/small/004ixOg5gy70TV728fKf0&690要点:迎门肘向前撞出时,肩峰不可率先前顶,上体仍要保持正直。后肘于前肘撞出之际要果断地向后挂击,随身骤转两肘形成 一股匀称协调地对拉之力。同时调动内气催动腰转达,于拧裹缠绕中迸发出整体的弹抖之劲。
初习时,不可使用拙力勉强求索,应从意念活动入手,渐渐引出暗劲,举手投足都要在松字上下功夫,于绵软松长的拳势中缓缓琢磨、积累,坚持日久其劲自出。
1.右顶挑肘
动作二:右脚上前一步,身体重心随两腿屈蹲略向下沉;同时右臂屈肘,右拳扣向肩峰,拳心朝下,随上步右肘尖自下而上顶挑而出;左肘顺势后挂,左拳收至左胯侧;眼看前上方。(图13、附图13)
http://s10/small/004ixOg5gy70TVhDh5D19&690
动作四:上体骤然右转并略向下沉附;右肘乘转腰之机猛然发力向右上方连顶带挑;头随肘转,眼看肘尖。(图15、附图15)
http://s3/small/004ixOg5gy70TVrTmFA02&690
2.左顶挑肘
动作二:左脚上前一步,身体重心随两腿屈蹲略向下沉;同时左臂屈肘,左拳扣向肩峰,拳心朝下,随上步左肘尖自下而上顶挑而出;右肘顺势后挂,右拳收至右胯侧;眼看前上方。(图17、附图17)
http://s12/small/004ixOg5zy70TVKmJRx7b&690
动作四:上体骤然左转并略向下沉附;左肘乘转腰之机猛然发力向左上方连顶带挑;头随肘转,眼看肘尖。(图19、附图19)
http://s11/small/004ixOg5zy70TVPGUaKfa&690
当前肘向前上、侧上顶挑发力时,后肘应适时、适度地向相反方向牵挂沉带以助发力。同时还可借以维持身体重心的平衡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