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文贞老师论“太极十三剑”

(2015-09-22 10:54:01)
标签:

功力门

霸州李

李文贞

太极十三剑

杂谈

分类: 功力门

    李文贞老师论“太极十三剑”

              http://s10/mw690/004ixOg5zy6VA5PJLW979&690
   剑术是器械里面的短兵武器之一。剑的动作刚柔相济,姿势舒展自然,有独特的风格。太极十三剑是根据剑术的击技本源——八法(刺、撩、斩、崩、劈、钩、提、抹)发展为斩、抹、崩、剁、扎、刺、撩、豁、掠、钻、扑、提、云等十三个运用方法,并包括上、中、下(即高、中、低式)三盘的姿势与动作,内容比较丰富,锻炼也比较全面。整个套路共有姿势动作130个,组织结构较细密、紧凑,手、眼、身、法、步的配合恰当,动作合乎起伏转折的要求,特别是缩、小、棉、软,巧的表现更为突出。剑指与剑的姿势动作配衬均匀而适当,做到有来龙去脉,无顾刺指不顾剑,顾上不顾下的缺点,处处有交待。

    “(太极十三剑)练的时候要讲究上中下三盘,还要转折、要起伏,有伸缩(束身),一动一静得有身法,也必须找合。具体练法有两种岁数的人可以练高一点,练慢一点,中老年人练慢一点但是通过这个功力门的基本功,是适合青少年的,这个必须要坚持做到,练时要求式,必须韧带关节身上所有的韧带关节都得拉开,所有的大小关节都得好使唤。你要不好用,不好使唤,青少年怎么这个动作也(同样)做不出来,做不到。但是你要是中老年人练,那就不能这么要求就是那么回事,高就高点吧。这就是量体裁衣,要根据实际情况,教的人要因人而异,练的人也要灵活变通一点。总的来说,武术也好,也不管是哪门功夫,学无止境,越研究越深,越研究越有意义,越研究越有味道。

http://s16/mw690/004ixOg5zy6VA5PTzXh3f&690      不管是练太极剑,还是练武当剑,或是其他剑法,关键是要注重功力的修炼,这也是修炼中华武术的真诀。也是我们功力门的真髓。功力门不是一个门派,而是一种修炼的方法,修炼的要领和基本要求。这种功力,一是内力,二是腰腿的基本功,即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有了这二方面的功力,练什么有什么!练太极十三剑也是一样。要把这二方面的功力渗透到拳法、剑法中,剑功一体,剑法、剑神、剑气、剑韵就自然而然都表现出来了,就是好剑。任何拳法剑法的修炼,都不能墨守成规,要因人因时因地而灵活掌握。比如说太极十三剑,就有上、中、下三盘三种练法、年青人腰腿好,应该按下盘练法练;中老年人则可以按上盘练法练,练慢一点,不要求千篇一律。就是‘太极剑’的练法去练也可以,我练的太极十三剑实际上也是从太极门里移植过来的。”

 我从父学剑,掌握了剑术的刺、撩、斩、崩、劈、钩、提、抹基本要领以及多种套路,而后重点学习太极十三剑。此剑根据剑术基本动作,发展为斩、抹、崩、剁、扎、刺、撩、豁、掠、钻、扑、提、云等十三个剑法,并包括上、中、下三路的姿势与动作,内容比较丰富,锻炼也比较全面。整个套路有姿势动作一百三十个,组织结构细密、紧凑;手、眼、身、法、步,配合恰当,起伏转折,环环紧扣,特别是“缩、小、绵、软、巧”,表现得更为突出。

 

http://s15/mw690/004ixOg5zy6VA5IqrCK9e&690

附:
北京体育大学武术教授门惠丰对李文贞老师及太极十三剑的评价:

我见过李老师演练的十三剑,的确与众不同,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一个虚步探剑,其姿势之低。令人难以置信,真如入海探宝。一个独立下刺,只见一腿独立,另一腿屈膝、提到了胸上。一个绷脚内扣,一手持剑斜向直刺,另一手臂上举。剑指朝天,漂亮极了。真是挺如青松傲天,稳似寒鸡立冰、重若丁桩钻地!大姐的基本功十分扎实。马步姿势之低,也令人啧啧称羡。不用助跑,就能纵身而起,一个旋风脚,且左右连打,落地归宗。这不就是武林人士常说的旱地拔葱左右开弓!这决非一日之功!成为我多年来学习的楷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