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德立身,孝亲敬老”为主题的道德讲堂

(2022-06-22 11:07:11)

道德讲堂主要用来宣传身边的典型事例,引导群众“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月22日,社区开展了以“以德立身,孝亲敬老”为主题,通过规范的“九个一”流程,为在场观众提供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道德讲堂,倡导大家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千经万典,孝义为先。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百善孝为先,百德孝为首,百教孝为始”,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和传统文化的文明精髓。

  孝道在我国源远流长。孔子主张“仁爱”,提倡在孝亲的基础上扩展到对社会上一般人的爱;孟子的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主张“兼爱”,提倡将“利亲”与尊老敬贤、扶贫济困相统一……这些思想,促使“孝亲”向“敬老”更进一步,孝亲文化也逐步由家庭伦理转变为社会伦理。

   孝为德之本。对父母前辈的赡养尊敬,对兄弟他人的关爱帮助,对国家乡土的眷恋忠诚,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以孝为根基的道德文明。事实上,在传统文化中,一个人的“立德”、“承家”、“保身”、“养志”,乃孝亲四大纲目。孝老爱亲,十分重视家庭的和睦,要求晚辈孝敬长辈,长辈爱护晚辈,兄弟姐妹之间互敬互爱。朋友之间也要相互信任,对陌生人要充满爱心,要乐于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因此,孝亲不仅仅是骨肉亲情的小事,也是决定着一个人如何做人、如何为社会为国家分忧的大事。

通过此次活动,让现场居民深入了解到,社会进步、科技昌明的今天,孝亲文化更具现实意义,更需发扬光大。只有越来越多的人践行孝老爱亲美德,让以德立身、以孝兴家成为时代风尚,才能更好地建设民族精神家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