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用好教材是上好课的关键

(2021-04-14 11:46:47)
标签:

感悟

杂谈

分类: 听课手记

运用好教材是上好课的关键

今天听了五年级一节数学课,执教《最大公因数》,教者组织学生通过一个数的因数,引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从课堂教学来看,存在是很多问题。

一、备课不扎实。教者对本节课会涉及到的知识不甚了解,不熟知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课前无所事事,不预习,也不回顾已学知识。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对质数、质因数、互质等基本概念没有复习回顾,课堂教学自然就成了空中楼阁。

二、重难点把握不准。将本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等概念一带而过,学生未必全体理解;列举了例举法、筛选法、集合法、分解质因数法等来求最大公因数,没有抓住重点,分解质因数法是最便捷的方法,但教者并没有突出,平铺直述地将每个方法罗列了一遍。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一般对课堂前半截内容记忆较深,而后内容记忆较弱,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

三、教学思路不清。对基本概念、求最大公因数、互质等讲述学习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

四、课本运用不足。课本很好地展示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引出概念、引导探讨、得出结论、整理方法,但教者没有很好地运用。尽管我们提倡跳出教材教教材,但脱离了教材根本的教法还是要认真思考的。

五、课堂模式陈旧。仍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方式老套不说,教师的讲述更显蹩脚,独角戏几乎到底。仅讲述用时26分,随堂练习8分,课堂小结(每个方法罗列一遍,意义何在?)1分,课堂练习5分(发测试卷仅剩3分)。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无谓的讲述上,课堂如何有效?

六、教学欠严谨。板书凌乱不堪,且解答过程不严谨。如最大公约数用短除法算完,需要写出**的最大公约数是*。但教者并未突出。

对本节课提三点建议,供教者参考:

第一,扎实备课。有效备课是高效上课的前提。教者要熟知知识之间的前后连贯关系,更要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了然于心,该在课堂给学生做铺垫的,一定要做好,万丈高楼平地起!教者更应熟知每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关系。

第二,运用好教材。教材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范例。教材上的知识点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设计学习思路很清楚,教者要能读得懂教材。

第三,多向别人学习。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精神,多听别的老师课,多向别人请教、学习。在课堂教学模式、教材处理、知识点突破、学生调控等方面多向别人学习,以提高自己。

20214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