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优秀教师的成长:关键读物》
(2018-01-22 13:06:19)
标签:
成长感悟书香 |
分类: 读书感悟 |
教师,在阅读中成长
——读《优秀教师的成长:关键读物》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人阅读的书籍往往见证了他的精神发育历程。在阅读中,或思想受到启迪,或心智得以发展,或获得某个智慧,或心灵得以洗涤。一部书,会影响人生的某个阶段,也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
读完方心田主编的《优秀教师的成长:关键读物》,聆听了22位教育专家、卓越教师在“关键读物”启蒙下聚集智慧、转换思维、提升格局、成就自我的故事,很受启发。
读了22位大师的“关键读物”在各自性格塑造、事业发展、命运布局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很是汗颜!对我而言,虽然也曾读过“很多书”,但他们的“关键读物”我很少读到,有的甚至闻所未闻,足见自己之孤陋寡闻与阅读之肤浅。而每位大师在阅读中所汲取的养分,足以让我从中获益,并将他们的阅读书目列入今后的阅读书单。
朱永新教授因《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而点燃了生命的理想与激情,奠定了将新教育实验作为一生追求的基础。《管理大师德鲁克》,因德鲁克将老师熊彼特“仅仅靠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他的人生就没有什么重大意义”作为衡量自己一生成就的基本标准而深受启发,决定走进教育生活,出版了《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实验就这样诞生了。在《如何改变世界》中,因被理想驱动、有创造力、试图改变现状、拒绝放弃、最终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社会企业家而深受鼓舞,如同零元企业家一样组建了新教育团队开启新教育实验,改变着中国的教育生活。《从优秀到卓越》,从企业发展规律,“业绩平平的公司,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的规律中得到启示,优秀是卓越的最大敌人,要有自我突破的本领,不断寻找优秀人才,自我颠覆,进而追求卓越的新教育,实现教育的长远发展。
李希贵校长从西方企业管理书籍中获得管理智慧,一举颠覆了我们的教育。取消行政班,走班选课,办出了让孩子自主选课的教育。读《掌握人性的管理》,使他悟到:“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成为重要人物,管理的成功在于使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很重要”,在北京十一学校,每项活动都让全体师生共同谋划,放手让学生组织实施。《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使他懂得要防止依赖过去的路径,用新思维去解决问题,取消行政班、走班选课等一系列后续问题迎刃而解。《马斯洛人本哲学》《领导学》让他学会用“需要”撬动学校的发展。机制,是管理中的最基本单元,管理机制促使管理畅通,措施落实;但机制也有局限性,遏制了部分人的创造精神,用“需要”代替“机制”,激活了学校管理,提高了管理效能。《愿景》和《领导力》引导他从管理走向领导,由管理学校走向领导学校的发展。《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和《管理工作的本质》使他从改造组织结构开始改变了管理结构和框架,使得每一个领域的工作更加科学、务实和高效。《六西格玛管理》《关键绩效指标》使他认识到,战略重要,但战略分析和问题解决同样重要。寻找客户、问题梳理、关键绩效指标调整等每一个细节都在战略中得到落实和调整。
闫学老师因读经典而成就自己;王木春老师因读书而改变命运,《给教师的建议》帮他发现了真正的教育;我很赞赏夏昆老师的“绝活”——读书,“只有读书,才是教师的真正绝活;也只有这样的“绝活”,才是真正对教学、对学生有益的。”我更认为,教师能有此“绝活”,是自我之幸,是学生之幸,更是教育之幸。程志老师对《做最好的老师》的解读更是让我耳目一新,陷入深深的自责与反思中……
合上书卷,倍感压力山大。我所读到的书,不及沧海一粟,更多的还该反思读到的书,是否在自己的生命里有留痕?哪些书籍,曾对自己生命有启迪?哪部著作,曾经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阅读是教师的最好修行。今后,我将继续与书为伴,以书为友,以诸位大师为榜样,读读那些触及大师灵魂的作品。我还会阅读方心田先生建议的书籍(涵养人文精神的书,培植教育理论的书,积淀教育智慧的书,学习班级管理的书,丰富教育心灵的电影,高品质的教育报刊),在阅读中不断成长和充实自己。
2018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