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书笔记(1)

(2017-03-08 09:26:17)
标签:

成长

书香

分类: 读书笔记

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书笔记(1

教师的职责是“教”,教学无非是“课堂”与“人”的关系。

——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代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的感悟:“教”与“学”好比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无从谈起;同样,没有学生,教师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

课堂只是教师全部生活的一部分,但有职业追求的教师会不断从生活中汲取教育资源并获得灵感。这种职业状态,来自对“学”的认识,即他首先是思考型的学习者,他能明白这节课要做什么,同时也知道这节课对未来意味着什么。

——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代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的感悟:我们要做一名思考型、学习型教师,在不断学习中反思和改进工作;在思考中发现自身不足,学习和提高自己。

在课堂上,所有的人都在“学”,包括讲台边这个角色。“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

——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代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的感悟: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交流学习的过程。尽管可能“学”的内容和方向不同,但都在“学”中丰富和提高了自己,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共赢。

我从不在意所谓的“桃李满天下”,也从不以学生的成就为荣,教师职业的趣味,可能在于比一般职业能更直接地观察人的成长轨迹,并在探索与磨砺中成为有智慧的人。

——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代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的感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享受教育生活的幸福,和孩子共同成长,师生生命彼此辉映,互相照亮。

教师在课堂上实践相关教学理论,有这种意识是积极的,不过,如果始终把课堂当作试验场,致力于课堂教学理论化,过于追求“创新”和“特色”,也许未必是明智的选择。

——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代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的感悟:不管是何种教学理论,都该致力于人的发展,那种只为创新和特色的课堂,绝对不是好课堂。

基础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始终着眼于“人的教育”,如果教师眼中只有“课”而无“人”,那样的“教”没什么社会价值。

——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代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的感悟:“目中无人”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

“东鲁春风吾与点”,是极高的教育境界,而我后来也想到,那也应当是极平易的教学常态。

——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代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的感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思想碰撞的火花,才是一节课教学的精华所在,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价值追求。

——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代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的感悟:没有教师的发展,永远没有学生的成长。而教师的价值追求,往往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

那些竭力不被压进平庸模子的教师,心中有“人”的教师,他的自由思想会照亮教室里年轻的心。每节课都是生命的脉动,用生命激情点燃课堂,有温度,会成为教师生命的一部分。

——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代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的感悟:“只有个性才能塑造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只有有思想的老师,才可能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

教师一节课,。仅仅是一滴水,但是,每一滴都是重要的,对于生命。

——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代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的感悟: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互动的过程。在教与学中,教师善于运用 “一滴水”去启迪孩子的思维,放飞理想,拨动孩子内心独特的心弦,让孩子拥有理想,幸福而快乐地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