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阅读出好孩子》读书感悟

(2014-09-15 21:37:12)
标签:

教育

读书

育儿

分类: 读书感悟

书香滋润心田    阅读陪伴成长

——《喜阅读出好孩子》读书感悟

怀着试试看的心理,发了联系方式,没想到竟然收到了赠书。捧书阅读,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对于阅读方面的书籍,曾拜读过朱永新《我的阅读观》,对于专门指导儿童阅读的书,还是首次读到。

全书分别从理念、技巧、深度三个方面给予指导,很适合老师和家长阅读。我相信,阅读之后,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学生(孩子)的阅读理念会有一个大的转变,指导阅读的方法也将有一个大的提升。先谈谈我感悟最深的几点。

一、阅读最根本的理念:书是粮食不是药

现实中我们经常见到,学生不会写作文,买本作文书;学习成绩不理想,买堆教辅书……而且“急功近利”:“看了这么多书,成绩怎么还是没有提高”?久而久之,“药效”不见得明显,药味倒是凸显了——苦,学生(孩子)见书就觉得苦,怎会去探寻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呢?http://s5/mw690/004ivX1azy6M4f5wqLq54&690

书是粮食——需要精挑细选,需要细嚼慢咽,需要顿顿进食、日日进食,绝不会“一口吃个大胖子”。阅读需要长期日积月累的沉淀,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孩子就不会觉得“苦”;不偏食的孩子,才会茁壮成长。所以阅读如一日三餐,贵在坚持

二、阅读的大敌:“三屏”

时下的孩子,都为“三屏”(大屏——电视,中屏——电脑,小屏——手机)所吸引。在家庭中,多数孩子更是电视下来上电脑,电脑关了按手机。尤其在寒暑假,多数孩子就这样整天在“三屏”中度过。教室里的一副副“眼镜”,便是证明。而长期沉迷于这“三屏”对孩子成长的危害性,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中。要把孩子从“三屏”中拉出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阅读。阅读,是为人生奠基。

三、阅读的误区:“名著缩写版”

在为孩子选书时,我们的老师或是家长总是认为只要是名著,就毫不犹豫地选择。迎合家长的这种需要,各类“名著青少版”满天飞,有的甚至打着“课程标准必读书目”的牌子。我曾见到一本这样的“必读书目”(《水浒传》),里面居然把人物事件都混淆了。试想把这样的书籍推荐给孩子,和把罂粟放入孩子碗中有何区别?所以不能选择这种被成人咀嚼过的“甘蔗渣”,而应该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进行分级阅读

四、阅读的推行:任重而道远

在构建书香校园的历程中,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可是总感觉收效甚微。一是部分老师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教师的事,学生阅读学的只是语文,而不愿推动;二是学生急功近利,要的只是分数,不认同阅读;三是家长观念滞后,认为阅读是“看闲书”,与学习无益。本期以来我们通过推行共读一本书,在教师中开展共读《给教师的建议》,在学生中开展共读《我的人生供你参考》,通过交流、论坛,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实,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阅读和推动阅读,是关乎个人成长的大事,需要全面推动。

五、阅读的指导:方法太欠缺

有的老师或家长也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意义,可在推广和指导上明显欠缺。我个人也是如此,包括书的选择,指导学生的阅读等,方法还是很欠缺。我也曾按照新教育推荐的阅读书目给女儿购书,如《窗边的小豆豆》《长袜子皮皮》《夏洛的网》等,但是阅读方法的指导明显跟不上,阅读本书之后,感觉找到了方向,我想按此指导下去,女儿的阅读能力一定能提高。读书有法,阅读更有法,恰当的阅读指导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

六、阅读的深度:持久的能量

我个人的阅读,总是很肤浅,对于书深读不够。一本小说,读完知道故事情节,反映的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现实等大体了解就算完事,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于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可以说从未想过。读完此书,豁然开朗:阅读要多侧面整合思考、将书本与生活贯通、吻合生命成长的节奏。

总之,收到书,正值开学,手头工作可谓“千头万绪”,匆忙一读,感觉很是亲切。该书是指导一线教师和家长开展阅读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教材,很有现实意义。各位老师、家长不妨一读,才知其中韵味。

2014/9/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随 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