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著读后感《个性化教学的实践研究》有感
(2016-07-30 00:15:15)分类: 计划和学习(学习感悟) |
多元智能彰个性满园桃李竞芳菲
——读董蓓菲教授《个性化教学的实践研究》有感
董蓓菲: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博士,主要研究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育语文方向)、近年来侧重语文教育心理学、国外母语教育研究、语文课程评价研究以及“小班化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育系董蓓菲教授的《个性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董教授首先和我们分享了自己在驾校学习的经历,为我们描述了一位个性的驾校老师,幽默诙谐中让我们领悟到:在教育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差异,运用多元智能化的教学,相信与鼓励学生,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然后董教授通过个性化教学探索背景、理论、个性化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课程、个性化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特征和教学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她提出:学校教育向来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论英雄的。一旦某个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他(她)就是一个“成功者“,否则就是一个”失败者”“。从学校或班级范围来看,真正算得上”成功者“的仅占了全体学生中的极少部分,其根本原因在于学习教育理念是以传统智力研究为背景而建立起来的。传统智力测试内容以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为主,并且认为个体的智力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测量的,测量的结果可以鉴别出学生的聪明与否,可以预测学生日后的成功与否。这一理念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就体现为“以测验为本位的学习”。而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才能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外,还有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以及存在智力。他认为,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9种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学生原先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使学生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因此,这9种智力代表了每个学生的不同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展示出来。
结合董教授的理论,提倡并努力实现小学英语个性化的教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提高素质,是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关键。
实施个性化教学,教师自身素质最关键。俗话说“要给人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这桶水,包括“三养”,即专业素养、师德修养,个性涵养。
提高专业素养。“打铁还需本身硬。”作为老师,一是要不断加强本专业知识学习,二是要有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三是要丰富教学法知识、用脑科学知识等。
增强师德修养。一是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去做个性化英语教学。现在搞个性化教学,没有健全的机制,没有考量的标准。一个老师,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他才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在设定英语教学目标、实施英语教学活动等方面,要针对学生个体特征,采取多种方式,实施具体有效的个性化教学。
修炼个性涵养。教师修炼个性涵养,要有耐心、爱心。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静待花开,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不要因他们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外貌长相、智能结构而存有偏心、偏见。
二、深入了解学生,是个性化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师要必须结合教学了解学生,观察与测量出学生在气质、性格、英语双基发展水平、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家庭成长环境与背景等方向具有的倾向性和稳定性特征。测量和观察出学生的个性特征后,要提供有价值、可行的家庭教育方案,以及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活动与训练方法。比如对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我们要多关心,关爱;对自信心膨胀的孩子,在不打击它的同时进行正确引导,多加任务;对学习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要经常鼓励,尤其要注意捕捉他在英语活动中的表示好的,做得对的地方,加以表扬,重树信心。
三、平等对话,流淌人性。
1、师生对话,情趣共济。谈个人的见解,抒发自我感受,挖掘语言的人文底蕴,以求得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共振。
2、生本对话,促进生成。通过对话,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并诠释出文本丰富的内涵。
3、人人参与,促进互动。英语课堂要实现最广泛的对话,要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方式,多角度的选择与教学内容对话,与同伴对话,与作者对话,对老师对话,与生活对话。在互动合作的氛围中,各自生成自己的认识,使整个对话过程充满创造性的色彩。
四、因材施教是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也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使“体现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理念。
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教好,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智能,以他们的优势智能作为切入点,实施英语个性化教育。要根椐不同孩子的不同聪明点来设计开发学生能力的多种活动,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获得积极主动参与的机会。比如我们以音乐导入教学并进行健康舞练习,那些喜欢音乐和舞蹈的孩子就很快能投入课堂活动。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应该为他们量身打造,不应该狭隘的以我们的“智力”测验为标准来判断一个学生的成败。个性化教学的理想需要用激情、智慧和汗水去追寻。我们坚信:沿着个性化教学改革的路走下去,运用多元智能化的教学,“让每个学生幸福成长”的教育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静待满园芳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