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科核心刊物读书笔记三——《小学英语教与学》
(2015-11-17 18:15:14)
标签:
核心刊物读书笔记 |
分类: 计划和学习(学习感悟) |
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小学英语“homework”
——《小学英语教与学》读书笔记
笔者对学生完成英语作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乐于完成作业的学生占25%,视作业为沉重负担的学生占71%;另有5%的学生不能完成作业,双休日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比例更高,为什么会这样?通过问卷调查、个别交谈后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芭茅小学由于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学生的流动性较大,且学生基础和两极分化差异较大。
2、单调,枯燥。不是机械抄写词句,就是死记硬背课本。
3、空洞乏味。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形式的多变性、训练的趣味性。
4、量多质滥。布置作业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没有针对性,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
因此如何布置合理又有效地homework(作业)就成为教师指导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兴趣、爱好,结合科学的理论,把作业变得“活”起来。笔者觉得不如从“homework”上入手:
一、“homework”首字母“h—happy”,作业设计应是让人愉悦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尽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满趣味性,使他们觉得完成作业不是一件苦事或沉重负担。因此,作业的内容不仅应有必要的朗读和背诵,还应当有一些活用性的练习,如情境对话、“信息沟”活动等。口头作业的方式可以是个人练习,也可是双人或小组活动。
1、说一说: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说说当时、当地,本人、本班的真实情况。如学了《My
firend》就可以以此为题当场发挥,介绍同学。
2、演一演。要求学生把人头像画上并表演其表情。如学了几个字母后可以设计这样的口头作业:看看所给大小写字母是否一致,一致的画,不一致的画,并由学生当场表演。
二、“o—orderly”即作业设计应是循序渐进科学的过程。
作业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神的原则,引导学生由低到高、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目标。首先,作业要适量。一般情况下,笔者每天布置给孩子的作业时间在15—20分钟。第二,作业的布置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让他们“跳一跳能够得着”。比如,在学完How old are you?这一句型后,我就给孩子们一个回家的作业:用这句话问问你的爸爸妈妈多大了?如果你能用英语说出他们的年龄就更棒了。孩子活泼好动,所以除了一些听说方面的作业外,我还经常布置一些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的内容。如,学会了生日歌,就让他们回去唱给爸爸妈妈听等等。
三、“m—mend”(修复补差)即作业设计应是对课堂教学中不足之处的修复和补缺补差。
教师在制定英语教学计划时需对课后作业优化设计,这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是大有帮助的。
所以在设计作业时可以依据自己的教学反思,对于不足之处可以通过设计有效的作业加以弥补,同时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可以及时地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从而实现作业和教学的双重优化。
四、“e—easy” 即作业设计应是基础性的知识。
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我们应该遵循学生“先快后慢”的特点来设计这类作业。例如:学习字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设计字母卡片或是设计一套字母操,让他们更容易去记忆;家具类和颜色类的单词可以让学生给家里的家具贴上英语单词的标签,如绿色的沙发就可以贴上“green sofa”;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可以要求学生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的单词或对话录下来,带到课堂上放给同学们听,互相交流,互相评价,互相欣赏。此外定期进行一些英语朗读比赛、小品表演,让基础的训练适合学生基础教学的特点,简单且富有趣味。
五、“w—wealth”(财富即有价值的)设计的作业应是最有价值的,即作业的优化设计。
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设计创编型和合作型的作业,利用中秋节、万圣节、圣诞节、春节等中西方的传统节日,定期让学生编写英语小报或制作英语贺卡。他们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自编对话、儿歌和故事,并配上插图。这些小报张贴在教室的墙上,宛如一个英语王国。学生在相互观摩中其成就感油然而生。如果个人能力有限的话,可以通过小组和好友之间合作完成。如创编英语小报、英语小故事,就可以通过合作来完成,适宜画画的、适宜找材料的、适宜创编的等等,各自发挥所长,共同体验成功。
如六年级下册教材中就三只小猪的童话剧,首先请学生们小组合作,表演童话剧,还有的根据自己看喜洋洋和灰太狼的动画片的感受来创编三只小猪后续,续编童话剧,其中就有学生设计了灰太狼经典台词“I will come back again .”
六、“o—optimal”(适宜、理想)作业的设计应是适宜每一位学生,做到他们最理想的作业。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面对全体,就要考虑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这样设计练习能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充满趣味的、形式多样的“超市”“套餐”式作业。如学习了 “My classmate”后,可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1)爱写作的你,不妨用英语写一篇小文章介绍你的同学。
(2)爱诵读的你,不妨有感情地朗读‘My classmate’,录音后放给同学听。
(3)爱绘画的你,不妨根据课文描写画一画your classmate,展示给同学一起来欣赏。
(4)爱故事的你,不妨把对话改编成英语小故事,讲给父母听。(5)爱观察的你,不妨好好观察你的同学,找出他们的特点,设
成英语小谜语让同学们猜猜他(她)是谁。
这一组作业设计包含了“读、画、写、编、讲”等多种形式。既给爱画、爱读的同学准备了展示自己本领的空间,又为爱探索、爱讲故事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一项作业能使他们各尽所长,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而学生创新思维也将得到发挥。
七、“r—real”(真实)和“ralely”(精炼)作业设计要具有实践性和精炼性。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任务型教学”的精髓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就应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另外学生作业最忌多而繁,应结合当天重点,增加一些课外活动的小制作、观察活动等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来引发学生的作业动机,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然后再到课堂上用英语汇报记录结果。如学完6B
Unit5 The seasons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New
York?’后,可以布置学生观察本市一周的天气并作记录。
The weather in Anqing in May
Weather Date |
hot |
sunny |
warm |
cloudy |
windy |
rainy
|
|
|
|
|
|
|
|
|
|
|
|
|
|
|
新课程标准倡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因此作业设计也应体现新颖、有趣,如万花筒般精彩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语言能力。比如,教学表示数字单词时可以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家里有关数字的信息,并让其在小组里交流。学生除了收集电话号码、门牌号外,还收集了全家的生日、身高以及自己的零用钱等。有的学生甚至还调查了自己家里一个月用了多少度电和多少吨水,统计自己一天做多少道数学题。不难看出,这些知识性而又趣味浓厚的作业,不仅达到了让学生复习了所学知识的目的,还激发了学生的智力潜能,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接受新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学习。
【参考文献】
陈琳,王蔷,程晓堂。
200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
隋铭才 2001英语教学论〔M〕。
李孝燕立足多元律动童心──谈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