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因为工作关系,这段时间几乎每周都会与同事一起到基层走走,走到青年中间,走到田间地头,对基层青年创新创业工作开展一系列调研。其实,之前无论是各类媒体宣传,还是诸位领导谈心,无不再三强调“下基层”的重要价值,实事求是地讲,之前我对此也只是从理论上的接受认同,但是通过这段时间在基层调研的真切实践,我对“下基层”有了更加深刻而全新的认识,对“下基层”带给我工作和个人成长的价值更是心悦诚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根据单位领导安排,我和同事采取“一周一县区”的方式,对每个县区青年创新创业工作进行专项调研督查,对县区摸排出来的“青年创业典型”逐一走访,走到青年之中,与这些基层创业青年走到一起、坐到一起、聊到一起,比如之前有些创业青年,我们有所耳闻,当然仅限于有所耳闻,但是对他们的创业背景和商业模式全然不知,通过这次实地调研走访,我们彼此更加熟识了解,创业青年更加了解我们共青团,了解有这样一个青年组织愿意倾听他们交流创业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悲伤,而我们也更加了解基层青年创业的发展现状和现实需求,了解有这样一群创业青年需要我们共青团为他们“发声搭桥”。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再比如,一段时间共青团苦于“无典型”,每每到了报送各类表彰的时候,总是那“老几个”,但是我们这次到基层调研督查,最大的惊喜便是发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新典型”,这是为什么?此前我们没有真正沉下去,挖掘青年典型的深度力度都不够,就像钓鱼一样,我们有时候总是满足于坐在岸边用一个鱼竿,在那里懒洋洋地等鱼来上钩,完全一副“姜太公钓鱼”的样子,为什么我们不能捋起袖子和裤子直接跳入河中“逮鱼摸虾”呢,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一个猛子”插入水中去探寻大鱼呢,说不定还能发现除了大鱼之外的其他宝藏呢!
道虽学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现在很多时候,部分人会以“增加基层负担”、“公车改革用车不方便”等等为理由,不愿意下基层、专心坐办公室,那我想请问:你不去基层,天天坐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脑给基层布置这样那样的工作,你觉得基层就很轻松吗?特别是当你去布置一些“不接地气”的工作且让基层左右为难、难以落实的时候,你觉得基层就很舒服吗?公车改革不方便,且不说你是否有公车,那车改之前经常下基层吗?况且现在各单位除了车补之外,对于出差补贴也基本尽善尽美!这段时间我们在基层走走,特别清晰地感觉到我们和县区基层团干部之间的关系更近了、感情更亲了,平时只是停留在电话QQ微信联系,联系内容仅限于工作布置,但是通过真正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我们对彼此和工作都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也多了一些对工作和人生的思考感悟,特别是对于刚刚加入共青团这个大家庭的团干部,下基层对今后工作开展和延续大有裨益。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我想下基层,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手法和个人成长的良方,不能对基层情况准确地把握,不能对基层需求详细地了解,我们的工作容易自娱自乐、跑偏下道,我们个人的成长也容易不接地气、丢失人气,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走下去,带着需求、带着收获走上来,这应该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常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