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语文教材分析
(2014-08-24 14:46:03)
标签:
教育 |
分类: 备课资料 |
2 秋天的怀念
3* 羚羊木雕
4*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 母亲
5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第二单元
阅读
6 我的老师
7 再塑生命的人
8* 我的早年生活
9* 王几何
10 《论语》十二章
写作
说真话 抒真情
综合性学习
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阅读
11 春
12 济南的冬天
13* 风雨
14* 秋天
15*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 秋思
写作
文从字顺
第四单元
阅读
16 紫藤萝瀑布
17 走一步,再走一步
18* 短文两篇
蝉
贝壳
19* 在山的那边
20 虽有嘉肴
写作
突出中心
综合性学习
成长的烦恼
第五单元
阅读
21 化石吟
22 看云识天气
23* 绿色蝈蝈
24* 月亮上的足迹
25 河中石兽
写作
条理清楚
第六单元
阅读
26 小圣施威降大圣
27 皇帝的新装
28* 女娲造人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0 寓言四则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
过故人庄
题破山寺后禅院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夜雨寄北
泊秦淮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观书有感
浣溪沙
如梦令
名著导读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附录
写好硬笔行楷字
教材变动
第一单元 家庭亲情 |
第二单元 学习生活 |
第三单元 自然美景 |
第四单元 人生体验 |
第五单元 科学世界 |
第六单元 幻想世界 |
1.散步 2.秋天的怀念(《风筝》) 3.羚羊木雕 4.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母亲 5.《世说新语》 两则 |
6.我的老师 7.再塑生命的人 8.我的早年 生活 9.王几何 10.《论语》十 二章 |
11.春 12.济南的冬 天 13.风雨/贾平凹(《夏感》) 14.秋天 15.古代诗歌 四首 |
16.紫藤萝瀑布 17.走一步,再 走一步 18.短文两篇 蝉 贝壳 19.在山的那边 20.虽有嘉肴 (《童趣》) |
21.化石吟 22.看云识天 气 23.绿色蝈蝈 24.月亮上的 足迹 25.河中石兽/纪昀(《山市》) |
26.小圣施威降 大圣(《郭 沫若诗两首》 27.皇帝的新装 28.女娲造人 29.盲孩子和他 的影子 30.寓言四则 |
新使用的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30篇课文,有9篇被更换,一篇文章有改动。
删掉的课文:
沈复的《童趣》
流沙河的《理想》
《短文两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
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
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
梁衡的《夏感》
蒲松龄的《山市》
鲁迅的《风筝》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新增的文章: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魏巍的《我的老师》
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
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
马及时的《王几何》
贾平凹的《风雨》
选自《礼记》的《虽有嘉肴》
纪昀的《河中石兽》
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
改动的文章:
《论语》十则改成了《论语》十二章,节选内容略有变化。
结构
旧版语文教材的开篇为王家新《在山的那边》,而新版调整为莫怀戚的《散步》,从单元上来说,由以前的人生体验转而为家庭亲情。
新教材用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代替鲁迅的《风筝》这一亲情主题的文章。
以往的写作融合在“写作与综合性学习”中,新教材有了单独的写作板块,每个单元明晰了写作的主题。
“文言文的分量也加重了。”整个初中阶段必考增加了11篇古诗词,这传达了注重古文化的信息”
“第一单元讲亲情,第二单元讲学习生活,再到自然美景、人生体验,新版教材由浅入深,更符合学生的认知。
修订内容主要是:框架微调、阅读单元的调整(撤并单元、调整次序)、课文调整、增加写作内容、减少综合性练习、明确单元学习目标以及课后练习的调整。
目录
(一)课程元素:
尊重、欣赏、求真、尚美
一、工具性
(三)课程简介:
(四)课程目标:
本册教材侧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继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的综合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一、文学作品:
2.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小说等文学样式。学习新诗,进一步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学习小说,了解小说的体裁特点,通过分析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主题。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语,背诵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表述古文文意,做出简单赏析和评价。
2.诵读和背诵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写作:
变化:相比较上一版本的教材中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写作,本册安排了6次作文写法指导课:
《在生活中写作》、《说真话
1.写叙事类文体,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3.进行命题、半命题、话题、材料作文等形式的专项训练。
4.作文训练不少于8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5.注重作文的修改,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互相评改作文,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促进合作,共同提高。
6.养成自评、互评作文的习惯。
四、综合性学习
变化:相比较上一版本的教材中的6次综合实践活动,本册共安排了3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数目虽然少了,但主题更加精炼,也更有针对性。
意求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地的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重点培养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探讨并说出对生活、自然、社会的看法。学会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喜悦。
1.“漫游语文世界”
2.“成长的烦恼”:正视烦恼,通过开展活动一:说说自己的烦恼;活动二:现场采访同学;活动三:交流采访心得,活动四:我想为你解忧愁;师生共同解除烦恼。
3.“少年正是读书时”:
五、名著阅读
本册安排的名著阅读篇目为《伊索寓言》《繁星春水》,重点是《繁星春水》的阅读。还可以自由选取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并做一些摘抄或写读后感。具体目标如下:
1.《繁星
⑴了解其艺术魅力,激发阅读我诗歌名著的兴趣、热情。
⑴学到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⑵通过阅读,学习作品生动优美的语言。
(五)课程内容:
一、单元内容(6个单元)
1、第一单元(共
①了解每篇课文的出处、作者及详细的文学常识,注意字词的积累和运用,品味课文的关键语句,领会其深刻含义。
②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友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③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感知《世说新语》两则的内容,体会古人家庭生活的雅趣,学习古代少年的智慧。
④根据需要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写一篇与“亲情”有关的文章。
1.散步
3.羚羊木雕
⑷写作指导:“生活中学习写作”
①利用班级论坛畅谈从“生活中学习写作”(1课时)
②作文安排:
2、第二单元(共
⑴单元主题:感恩师情
①了解每篇课文的出处、作者及详细的文学常识,注意字词的积累和运用,品味课文的关键语句,领会其深刻含义。
②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对教师尊敬和怀念的情感。
③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孔子与《论语》的相关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熟练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提高自身修养。
⑶教学内容:
6我的老师
⑷单元活动:“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
通过搜集、整理家庭、校园和社会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了解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现象,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通过写作练习,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或以手抄报、PPT形式分小组分板块进行展示交流(1课时)
⑸写作指导:“说真话
①利用班级论坛畅谈从“说真话
②作文安排:写一篇关于“我的老师”的文章,不少于500字(1课时);一节课书写,一节课自评、互评展示(1课时)
3、第三单元(共
⑴单元主题:自然之美
⑵单元目标:
①了解每篇课文的出处、作者及详细的文学常识,注意字词的积累和运用,品味课文的关键语句,领会其深刻含义。
②通过诵读,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精彩的语句和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尝试仿写优美的句子。
③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诗人的相关情况及写作背景,了解古诗词文学常识,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领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博大情怀。背诵全诗。
④通过课堂学习和小组交流,能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用语言文字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⑶教学内容:
11.春
⑷写作指导:“文从字顺”
①利用班级论坛畅谈“文从字顺”(1课时)
②作文安排:以“感受自然”为话题写文章,不少于600字(1课时);一节课书写,一节课自评、互评展示(1课时)
4、第四单元(共
①了解每篇课文的出处、作者及详细的文学常识,注意字词的积累和运用,品味课文的关键语句,领会其深刻含义。
②在理解课文的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能说出如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不幸。
③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了解《礼记》与《虽有嘉肴》的相关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熟练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并运用“实践出真知”。
⑶教学内容:
16.紫藤萝瀑布(
⑷单元活动:“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
正视烦恼,通过开展活动一:说说自己的烦恼;活动二:现场采访同学;活动三:交流采访心得,活动四:我想为你解忧愁;师生共同解除烦恼。(1课时)
⑸写作指导:“突出中心”
①利用班级论坛畅谈“突出中心(1课时)
②作文安排:
5、第五单元(共
①了解每篇课文的出处、作者及详细的文学常识,注意字词的积累和运用,品味课文的关键语句,领会其深刻含义。
②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从而丰富科学知识,
认识并探索神奇的自然。
③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了解纪昀与《河中石兽》的相关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熟练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具体考虑问题,不能想当然地行动。
⑶教学内容:
21.化石吟(2课时)
⑷写作指导:“条理清晰
①利用班级论坛畅谈“条理清晰”(1课时)
②作文安排:
6、第六单元(共
⑴单元主题:幻想世界
⑵单元目标:
①了解神话、神话小说、童话和寓言的文学常识,注意字词的积累和运用,品味课文的关键语句,领会其深刻含义。
②、通过阅读神话、神话小说、童话和寓言故事,学习文中运用的想象和夸张的写作手法,理解文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意义,尝试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⑶教学内容:
26小生施威降大圣
⑷单元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
学生通过收集有关的名人读书的故事,制作名人读书经验的墙报,举办一次“名人故事大家讲活动”,找出自己最希望和大家分享的图书,举行一次好书推介活动,学会把握青春,把握当下,热爱读书,终身学习。(1课时)
⑸写作指导:“发挥联想和想象”
①利用班级论坛畅谈“发挥联想和想象”(1课时)
②作文安排:
课外古诗词10首(共
1、目标:
⑴结合课下注释,自主搜集资料,能够理解诗歌大意;
2、教学安排:
⑴学生课下自学、背诵为主,
本册安排的名著阅读篇目为《伊索寓言》《繁星春水》,重点是《繁星春水》的阅读。还可以自由选取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并做一些摘抄或写读后感。具体目标如下:
⑴了解其艺术魅力,激发阅读我诗歌名著的兴趣、热情。
⑴学到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⑴学生课下阅读为主,写摘抄、读书笔记。
课程名称:走进名家
课程内容:广泛阅读名家小说作品,通过班级论坛进行交流品评(从小说的主题,情节、语言、自己的感受等方面)
1、课外阅读名家的小说不少于5部
2、对小说的情节、主题、语言及作者有自己的品评。
附录1(共
1、课程内容:写好硬笔行楷字
2、课程目标:通过课下临摹、欣赏楷体书法,对其笔画、结构、和章法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基本的审美情趣。
(六)课程资源
1、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为课堂教学资源的主要学材具体实施课程纲要,落实目标的达成。
2、充分利用班班通网络设备、工具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信息平台,以便学生根据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如2013年暑假中央台与河南卫视主办的《汉字英雄》节目、重庆卫视《品读》栏目就可以提醒学生在网络上回看。
3、结合综合性学习组织学生走近自然、走进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或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让学生了解生活、参与生活,丰富个人的人生体验。
4、充分利用教师和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上好每周一次的阅读课和校本课,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提供更丰富的视野或方法上的指导。
(七)课程实施策略、方法:
1、以学案的编写为抓手,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2、
3、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自学、互学、质疑、探究中学会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八)课程评价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
1、重点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不仅评价学生个体情况,更注重评价学生对同伴学习的关注、互助的态度。教师善于利用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注重日常口头评价,即对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表现都给与随机评价。对于更具有实践性的学习领域,如课外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多采用展示性、表现性评价,不仅有张贴、公示等静态形式,更注重动态形式:朗读比赛、读书交流、设置情境交际、参与实际交际、辩论、信件往来等,以此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表现的能力。
3、评价形式多样化。
活动评价:根据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内容,准备安排三次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
4、分项实施:
重点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
评价方式为:①默写,分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改进。②随堂练习。随着课时的进展分别将生字放置在语境中辨析。如组成不同的词,正确运用在不同的句中。小组竞赛,以“对”和“多”者为胜出。③单元、期中、期末纸笔测试,按满分100分计算。
⑵本册要求读写记的词语。
小组合作对所积累的全部词语进行分类(小组自定分类标准,如按词义分、按词性分、按一般词语和成语分等),小组向全班展示交流。以小组分工是否合理,是否人人积极参与,归类是否合理等作为评价依据。
⑶阅读
①朗读。小组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结对竞赛,要求对每篇课文都尽可能做到正确流利、声情并茂地朗读。同伴互赛,促进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学习的积极性。
②默读。教师提供语段篇章,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给予指导性评价。
③课外阅读。重点评价学生在内容概括、文意把握、写法领悟等方面的领悟。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小组互评、精彩发言者上榜等方式。
④古诗文诵读。主要评价学生记诵积累过程中是否独立思考、是否主动表达、表达是否清晰等。师生共同评价,特别关注后进生。
⑤文学作品阅读。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⑥写作重点评价立意是否新颖,结构是否清晰,表达能否做到文从字顺,主要采用书面表达、展示等形式。
⑦综合性学习活动。每次活动结束,都要针对学生的表现展开自评和互评,主要评价参与态度、交际方式、表达能力。
5、过程评价量化
⑴学生综合表现之过程评价(30分)
①课前准备2分:其中书、本、笔、导学稿准备完整1分,安静入座1分。小组均优秀各奖励1分。
②早读表现5分:其中读背认真3分,任务完成2分。小组均表现认真、完成任务各奖励1分。
③作业及导学稿管理5分:其中认真书写纠错5分、潦草有空题3分、按时上交导学稿2分。小组均完成各奖励2分。
④课堂表现10分:其中遵守纪律2分、认真倾听2分、积极思考2分、勇敢展示2分、合作交流2分。小组均优秀各奖励2分。
⑤平时成绩10分:根据平时听写、默写、测试成绩评价。
⑥获奖加分:根据在年级或学校等举行的竞赛中获奖等级、进步情况,获奖1-5分。
⑵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评价指标:分四个层次:A、优秀
①根据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及时评价,由小
组评价记录员记录,并及时公布出来。
②每周综合评价,评出两个优秀合作学习小组、两个进步合作学习小组,给予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