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节奏停顿
(2013-12-28 20:03:31)
标签:
教育 |
分类: 古文课堂 |
中考语文文言文节奏停顿
愚公/移山;城/非不高也;扁鹊/见蔡桓公;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舟尾/横卧一楫;今夕/是/何年;五十弦/翻塞外声;佳木/秀而繁阴;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狼/洞其中;
衔/远山,吞/长江;惜/秦皇汉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问/今是何世;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乃重修/岳阳楼;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属/予作文/以记之;人有/悲欢离合;不知/天上/宫阙;
夫/环而攻之;盖/大苏/泛赤壁云;若夫/霪雨/霏霏;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至若/春和景明;故/身重耳;
五言律诗的节拍为“23、212、221”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七言律诗的节拍为“2221、2212、223”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明月/几时/有;处/江湖/之远;
八百里/分/麾下炙;
遂/许先帝/以驱驰;只辱/于奴隶人之乎;征/于色,发/于声。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是/进亦忧,退亦忧;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而乡邻之生/日蹙;今/天下/三分;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可/以一战;
后狼止/而前又至
岸芷/汀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五代时/始印五经;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其一/犬坐/于前;山行/六七里
一厝/朔东,令/作诗;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一个关键,只有读才能读懂,读涉及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现就以读的节奏为例谈谈怎样断句。文言文句子内部的停顿,一般从句子结构与语意两方面来分析:
一、
从句子结构来看,要掌握两点:
(一)主谓间、动宾间、状中间、动补间常常要停顿。如:
例一、(云南省2005年课改题)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这里A项的主语是“齐地”(齐国的地方),谓语是“方千里”(方圆几千里),所以这句要在“齐地”后停顿。B项中“蔽”是动词谓语,“甚”是补语,所以在“蔽”后停顿是正确的。C、D两项中“臣之客”与“朝廷之臣”是主语,应在它们后停顿才对。再如:
例二、(济南2005年课改题)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这句中“余”是主语,“闻之也久”是谓语,所以要在“余”后停顿。还有《狼》中的“屠/自后/断/其股”一句,“屠”是主语,“断”是动词谓语,“其”是宾语,所以在“屠”后停顿是主谓间停顿,“断”后停顿是动宾间停顿,“自后”停顿是状语与中心语间停顿。
二、从语意上看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前后语意发生转折的地方一定要在转折连词前有所停顿。如:
例三、(常德市2005年中考题).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这里C项“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富者不至”但是“贫者至”,前后语意发生了转折,转折连词“而”前有了停顿,所以这项对了;D、项“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己凭靠着头脑聪明和反映敏捷的天赋但是不努力学习,在语意发生了转折的“而”前停顿才对,所以这项错了。A、B项是主谓间的停顿,是正确的。
再如下例(2)就与这里的C句一样,(1)是主谓间的停顿,在“人之为学”后停顿。
例四、(福州市2005年中考题)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二)今为一词,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的要分开读,以示区别。
如“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是不要的意思,“论”是说的意思,因此,“无”与“论”要断开来。还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中,“虽”是虽然的意思,“然”是这样的意思,所以也要断开来读。
(三)承接上文的句首助词、连词与句中语气助词后要停顿。
如“夫/战,勇气也”,“乃/悟前狼假寐”,“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等。
(四)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中不能停顿,否则就把意思读错了(割裂开了)。
例五、(重庆北碚2004课改题)下面句子的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B )
这里意思是,我看他们的车轮轧出的痕迹乱了,旗也倒下了,所以追逐他们。我看和望的对象是“他们的车辙怎样”、“他们的旗怎样”,“视其辙乱”与“望其旗靡”这个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间就不能断开,所以A、C两项就错了。“故”是承接上文的连词,后应停顿,因此B项才对。
例六、(邵阳市2005年中考题)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尝求古仁/人之心
D、吾/谁与归
这里的“古仁人”是一个短语,不应分开,所以C项错了,A项是语意转折的停顿,B项是承接上文的连词后停顿,所以这两项对了。D项是主谓间的停顿,也对。
例七、(厦门市2005年中考题)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这里A项意思是“到了日中”,“日中”是中午的意思,不能分开;B项不是“子骂父”而是“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应在“子”后停顿才对;C项“下车”与“拉他”两个动作间的停顿,对了;D项是老朋友到日暮还没有来,“至暮”不能分开来,这项为错。
例八、(重庆2005年中考题)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这里“草木之花”、“出淤泥而不染”、“花之富贵”都是完整的短语,如果读断读碎,让人不知所云,因此这里A、C、D三项为错。
(五)表示突出强调的地方,停顿要使意思讲得通。
例十、(山西2005课改题)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这里A项意思是说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突出“年幼时”,所以在“年幼时”后停顿是对的;B项意思是“更加敬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强调的是“益慕”,所以在“益慕”后停顿才对,再则,“圣贤之道”是一个完整的短语,不可分开,这项就错了;C项突出强调的是没有鲜嫩、好吃的肉菜,“无”后停顿是对的;D项是突出“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所以“烨然”后停顿是对的。
我们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多分析、多思考、多总结,就会找出规律来,自然形成自己对文言文的语感,读准文言文内容,在考试中也不难对付这类的考题。